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内涵丰富,具有突出的真理性、突出的思想性、突出的指导性,彰显着“培根铸魂”的磅礴文化力量、“赓续文脉”的坚定文化自信、“明体达用”的高度文化自觉、“强国复兴”的强烈文化担当,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实践充分证明,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最关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好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转化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应坚守立德树人之根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打造立体思政课堂,增强网络思政实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教师肩负起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的重任,引领当代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砥砺奋进。
以立德树人为使命,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实践证明,“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为基础,让置身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始终成为有“根”有“魂”的存在。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讲清“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深刻内涵,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主动力量。
以学思贯通为理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做深做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既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又要按照时代的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着力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者,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鼓励学生不断提升文化认知能力,在新的历史潮头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成为具有坚定文化立场、坚定文化信念和敏锐世界学术眼光的人才。
以探源寻根为依据,引导学生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己任。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断,要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义、内容、方式。我们要培养一批文化传承主力军,使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激发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不断发展着的广阔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提升马克思主义学养。要促使学生成为“讲清楚”“求创新”“爱智慧”“肯担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弘扬者,成为具有民族情怀、家国责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以守正创新为根本,培育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接续努力的奋斗者。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结晶、实践典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当下,我们要以新的文化使命培养学生守正创新,继往开来,自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更加丰富的时代价值,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引导青少年把文化自信融入他们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增强他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帮助他们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担负起新的历史发展使命和文化传承重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加快构建具有中国风格、时代特色、开放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格局;要使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学习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向世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分别为青海开放大学、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