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将“灯塔工厂”建在高原上——“走进西宁开发区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6     作者:贾 泓 洪玉杰 才让东珠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让工业的经济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本报即日起,推出“走进西宁开发区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以全媒体报道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现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挑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梁,扛牢产业“四地”建设中心城市责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经济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如果问到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丰先行)年产50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简称智能制造基地)最大特点是什么?泰丰先行总裁杨槐会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锂电材料行业内‘灯塔工厂’。”

什么是灯塔工厂?灯塔工厂长啥样?带着这些疑问,11月27日,我们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泰丰先行一探究竟。

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南川工业园区锦川大道的最南端,两面环山的空地上,一栋栋标准化生产车间拔地而起、整齐排列,成白色调,连接在厂房间的管道或“紧贴”着厂房外壁向上或从头顶“笔直”飞过,笔直的柏油路贯穿期间,绿化工人们正在忙着换填肥沃的绿化土,就连水箱的外观都精心设计了花纹。

接着,跟随第一车间生产主管王吉成的脚步,我们走进第一车间“探秘”磷酸铁锂的“诞生记”。

经过除磁处理、喷淋间除尘,步入湿法车间的第一个动作便是不由自主地仰头向上望。高高的车间被分为四层,前驱体材料、碳酸锂及添加剂等从最高处自动投料,从缓冲罐、计量罐再到细磨、粗磨、加入料液,碳酸锂等原材料在纵横交错的管道和巨大的漏斗间“穿行”完成一次次“变身”。

跟随管道延伸的方向,来到干法车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烧结产线上的一个个长方形小窗口。透过窗口,一个个坩埚匀速从眼前“走”过,秩序井然,沿着坩埚行进的方向,周围的温度随即升高。

刚走一段路,王吉成转身推开了一扇看似不起眼的门,车间的“大脑”就展现在了眼前。几名工人严阵以待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不断变动的数字、图像。“生产环节在全部密闭环境下进行,投料等环节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而这里就是我们的指挥控制中心,是车间大脑。”在泰丰先行工作了十余年的王吉成骄傲地说:“可以说,我们的车间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并为未来实现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无法透过管道看到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学反应,但并不妨碍车间仓储区带给我们的震撼。9列14层高的架子横贯仓库,架子的每一个格子里都摆放着“整装待发”的磷酸铁锂,拖着成品包装的底座上粘贴着他们的“身份证”——条形码。

其实,这段“旅程”的主角磷酸铁锂,我们并不陌生。它是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大巴车和储能等领域。从盐湖提锂出发,向上游拓展,在下游以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应用支撑。泰丰先行作为一家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锂电正极材料、高端隔膜材料研发三大产业板块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其开发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和钴酸锂等正极材料以及高端隔膜材料系列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主流消费类、动力和储能电池公司中得到规模应用,并出口韩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地。

定位为灯塔工厂,结合基地智慧园区项目的建设目标,泰丰先行拟在将智能制造基地建成5G+人工智能的绿色高端示范园区,在此基础上搭建统一的智慧园区平台。以平台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构建“安防”“环保”“服务”三大业务功能模块,实现园区内数据互通,业务互联,场景互动,业务体验升级,从而实现园区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提升。一期工程16万吨产能分三个车间,于2021年3月25日正式开工。目前一车间已完全具备投产条件和能力,二车间和三车间正在带料调试阶段,办公区、检测研发中心、生活区域也已基本完成。

“在‘双碳’大背景下,我们持续看好锂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在这里我们不是简单建一个工厂,而是将管理总部设在这里,为智能化工厂的配套做好规划,同时增设研发中心,为提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锂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发、检测能力,满足自身及锂电行业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活区的设置上,更是针对青海特点增加弥散式制氧机等设备,为更好的爱才、引才创造良好条件。”杨槐介绍,“青海在锂产业的开发中有着绝对的资源优势,营商环境也持续向好。期待青海尤其是西宁开发区能够不断建全、建强锂电产业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以产品端拉动产业端的发展,在锂电产业发展中展现更大的作为。”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