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铜时代 卡约文化弦纹铜鬲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8     作者:黄志成

(专刊副刊中心,11月24日七版)青铜时(19817854)-20231208094008.jpg

图片由青海省博物馆提供

鬲,是原始炊具的代表造型之一。鬲的造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中就已经出现,三足,足上部肥大内空、下部为锥足,这样的造型主要为增加受热面积,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是中国青铜时代主要的炊食器之一,自商代早期开始出现,春秋早中期大盛,战国中期以后逐渐衰落,至秦汉时期完全绝迹,基本上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泛,东至山东龙口,西至青海西宁,北达内蒙古宁城,南到江西新余。

鬲有自名为“齋”,《说文解字》曰:“齋,黍稷在器,以祀者也。”即齋是盛黍稷用于祭祀,说明鬲主要来烹煮粮食作物。鬲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即烹煮肉类,且是小型动物,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带有残留物的铜鬲可为证。如1976年陕西扶风云塘M20,共出土1鼎、1鬲、2簋、2爵、1尊、1卣八件容器,其中鬲内有残留的鸡肋骨。1991年陕西泾阳高家堡戈国墓地M2,出土鼎、甗、簋、鬲、尊、卣、觯各1件,鬲腹残留有兽骨和梅核二枚。

1985年陕西蓝田县泄湖镇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其中出土铜鬲、簋各1件和若干兵器和车马器以及工具。铜鬲内有鸡肋骨两根,鬲的底部有烟炱痕迹。出土一鬲一簋,鬲是炊器,簋是饪食器,在鬲的腹中发现动物骨骼,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铜鬲是作为铜鼎的功能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铜鼎用于烹煮牺牲以祭祀。这种情况在西周时期的墓葬中还有多次发现,说明从西周早期开始至西周晚期,在一些中小型的墓葬中,铜鬲代替铜鼎,与簋形成食器组合。这也反映了西周用鼎制度的严格,在西周中晚期,鼎簋制度渐进成熟的背景下,铜鬲的地位还没有上升到代表上中层贵族身份和地位的程度,下层贵族没有使用铜鼎的权利,因此在墓葬中使用铜鬲来代替鼎。

青铜鬲也可能使用在祭祀礼仪中,如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M251出土的伯矩鬲,高30.4厘米,口径22.8厘米,束颈立耳、分档袋足、有盖,铸铭文15字。颈部用扉棱分隔为六段,每段饰龙纹。三袋足均饰牛首,牛角翘出器表。盖面饰两个相背的翘角牛首,钮由两个相背的立体牛头组成,是西周早期出土铜鬲最为华丽的一件。这件铜鬲没有烧灼使用痕迹,制作又十分精美,不排除具有在祭祀礼仪中用于盛放食物的功用。

青铜鬲还有另外一种社会功用,即作为媵器用于陪嫁。青铜鬲作为媵器,反应了当时两姓间的关系。两周时期同姓不婚,婚姻是维持两姓间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媵器是娘家对出嫁女子的赠送之物,即嫁妆,在媵器上铸铭文,一来可以表达对出嫁女子的祝福,二来希望两姓之间的永久相好。作为媵器的青铜器种类十分广泛,有钟、鼎、甗、簋、鬲、盨、簠、豆、敦、尊、壶、盘、盉、匜等。媵器是青铜器中比较独特的一类,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出土于西宁市城北区鲍家寨的这件铜鬲,高21.9厘米,口径20厘米,腹径11.7厘米,质地为青铜,侈口,略束颈,鼓腹,三袋形锥状足,口沿置对称立耳。颈部饰弦纹,分档处饰人字纹,纹饰简洁,线条稀疏。卡约文化中青铜容器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铜器已经采用合范铸造方法,铸造技术达到了能够铸造空心容器的水平。目前在青海发现的青铜时代铜制容器十分稀少,此件铜鬲是罕有的珍品,胎体较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其铸造技术具有原始青铜器的特点,时代大概在商代晚期,是商文化影响到青海地区的实物见证。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