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沙漠添绿,再苦都值了!”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10    

“沙漠添绿,再苦都值了!”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石德荣

青海日报记者 丁玉梅

车子驶出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继续沿着环湖东路行驶二十多分钟,一眼便能望见成片的林地,这里就是“克土”治沙点。

从沙地变成绿洲需要多少年?“4代治沙人苦干40年,种下8公里的林带,荒漠变成绿洲。”青海人在海晏克土沙地的实践,给了我们答案。

“眼前这些是青海云杉,往前些是樟子松,远处最高的那片是杨树,像是趴在地上的树是沙棘。”海晏县草原站工程师石德荣掰着手指头,细数植物的种类,她熟悉这儿的每一棵树苗,二十多年的亲密接触,这片林地的树苗就是她的亲人。

“二十年的每一年,有200多天是在沙漠度过,会不会感到枯燥?”望着眼前成片的林地,很难想象石德荣会在这片地方坚持了这么多年。“不会枯燥,亲眼看着沙漠一点点变绿,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沙漠添绿,再苦都值了!”石德荣眯着眼,目光来回巡视着这片林地,眼里有欣慰也有骄傲。

冬日暖阳洒在树梢,即使不见夏日的苍翠,但扎根在沙地里的树,也比寻常树多了一份勃勃生机。二十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覆盖着黄沙的流沙区。曾经它的沙漠化面积占青海省沙漠化总面积的0.5%,占海晏土地总面积的13.6%,占环青海湖沙漠化总面积的56.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克土沙区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周边蔓延,导致大片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原生植被逐年减少,河道出现季节性断流,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

“四十年前,一年四季,不管风大还是风小,只要有风嘴里都是沙子。”家住三角城镇海峰村克土社的仁青回忆道,那时候他从没想过,克土还会种上树。

“从1980年开始,我们省着手治理克土沙区,对克图斜玛、大水塘一带的沙区实行常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老一辈的人研究出沙棘营养土坨造林技术,用于治沙造林。”石德荣指着沙棘说,沙棘耐寒耐旱,在沙地的成活率比较高。

石德荣跟着第一代海晏县林业站站长,在这里种过不少沙棘,有着二十多年树龄的沙棘,俨然已繁殖成“片”。

“刚分配到林业站的时候,我还是个啥都不懂的‘门外汉’。”望着眼前沙棘,石德荣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过去,2002年石德荣参加工作后不久,便被老站长带去治沙点,看着老站长熟练地指挥着工人,种下一棵棵树苗,她暗暗下定决心,也要在这个行业中作出一番成绩来。

石德荣跟着老站长,在克土沙区种下不少杨树,但杨树其中有一棵生病,其他的杨树都会被传染。在海北,满山乌柳随处可见,石德荣随即想到,这些乌柳可不可以种到克土,这样树种多了,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会不会高一些?

于是,石德荣和同事们开始在沙漠里栽种乌柳。1米的乌柳,为了保沙,要深栽下七八十公分,地面仅留二十多公分。当地没有苗就从外地调,人少不够就去找专业的造林队。

常年在沙地工作,她的肤色要比寻常人黑一些。“有时候忙得顾不上那么多,一心想着怎么样才能种活树苗,也就不在意这些了。”剪着短发的石德荣干起事来,也带着一股子利落劲。

2013年海晏县克土沙区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后,石德荣和同事们又通过申请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大胆的从辽宁引进樟子松运用于治沙造林,樟子松的引种成功,填补了海晏县沙区造林无常绿乔木树种的历史,也填补了青海湖东北岸高寒沙漠区无常绿乔木树种的空白。

石德荣还依托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项目和海晏县沙区的立地条件,探索出了青海云杉低密度治沙造林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苗木对养分、水分的需求和相互竞争,增加了沙区物种的多样性,改善了林分结构,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近自然沙漠生态系统,进一步增强林草植被的综合防护效益。

“你看那片沙丘上是我们前年埋下的草方格,夏天草方格里会长出冰草等植物,绿进沙退我们比谁都高兴。”石德荣笑着说,这两年他们着重治理流动沙丘,效果非常不错,天气热了还有不少鸟类,在草方格安家呢!

经过石德荣他们四代治沙人的努力,海晏林草综合覆盖度达到30%-40%,局部地区高达85%以上,沙漠化面积从“十一五”期间的6.75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6.62万公顷。克土治沙四十年,石德荣他们不怕与沙抗争、与林为伴,在青海湖北岸,以青春和汗水书写沙退绿进的生态赞歌。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