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西宁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900个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3-12-14     作者:施翔

黄南新闻网讯   教育是重要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在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西宁市教育系统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过程突出一个“实”字,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主题教育着力点,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全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900个——

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我们东区相对其他区学校比较少,本来还发愁明年孩子上学该咋办,这不家门口就建了一所新学校。”12月12日,看着眼前基本落成的学校,家住城东区的市民张禹珍满脸笑容。

张禹珍所说的是西宁市曹家寨学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6860万元,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设3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24个教学班,中学12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680人。学校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八一路小学、杨家庄小学、青藏花园学校等周边学校就学压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及室外总图施工等分项工程。

让教育体量不断变大,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这是西宁市均衡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倾力办好民生工程、民生项目,让群众福祉不断增进的具体实践。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坚持立足实际着力解决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困难事”“烦心事”——

年内推动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义务教育能力提升等7大类75个新改扩建和装备配备项目,秋季开学建成投用西宁市明远学校等5所中小学和湟中区甘河滩镇河湾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900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全市教育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西宁市紧紧围绕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两大重点任务,着力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推进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将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纳入全市基础教育改革重点内容,按照《西宁市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西宁十一中优质教育集团(“名校+新校”模式)和西宁七中优质教育集团(“名校托管”模式)两种模式下优质名校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通过社会招聘、内部调动等方式向2个优质教育集团补充62名优秀教师,先后选派2名正校级、4名副校级干部配强试点学校管理团队,持续放大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成立9个产教融合试点院校——

让教育与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

全省首家“生态环境产业学院”在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签约挂牌;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宁卓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交通成转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翻开西宁市聚焦产教融合促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绩单——一个个教育与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硕果跃然纸上。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西宁市先后制发《西宁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西宁市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有序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兄弟职校、企业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携手中国电子产业集团、青海金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公司等12家行业龙头企业,成立西宁城院信创产业学院、西宁一职生态环境产业学院、世纪职校高原智慧康养产业学院、湟中职教中心国际人才产业学院、大通职校京东产业学院、湟源湟水源康美育产业学院等9家产业学院,邀请企业管理专家和一线能工巧匠积极参与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适应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同时,建成机电技术应用等市级品牌专业9个,建设培育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等市级品牌专业群9个,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7个专业群入围省级优质专业建设计划,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实施“专业对接产业链”行动,加大扶持锂电储能、光伏光热等优势产业相关专业(群)力度,新增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幼儿托育、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大数据技术应用等紧缺专业11个。以校企合作为主渠道,联合150家行业企业,成立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设立7个专业发展委员会;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推行“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改革,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湟中职教中心试点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全市职校24个专业入围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