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河湟土炕“搬”到北京
朱红色的墙面、土黄色的背景墙、一个富有河湟特色的土炕……12月3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的“绣在青海——‘青绣’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上,一个带有浓郁河湟特色的农家土炕引起了参展商的关注。
土炕上的背景墙正中间是一幅带有土族轮子秋的刺绣画,右侧是由610多幅方形刺绣联结而成的河湟刺绣墙,土炕上除了一对木质黑漆箱子、一个木质油漆方桌、一盏黑色烛台、两床被子之外,则是河湟农村居民家里常见的刺绣作品,有一对四方枕头、一对大衫单、一件藏毯以及针线筐。
土炕上最为吸引人的,还是坐在藏毯上的一名女性,她的手灵活地在画布上上下飞速穿梭,不一会儿就绣出了一片由深绿、浅绿等4种颜色组成的绿叶。翻看她身边的针线筐,参展人员发现,这里的画布上,还有一株株从地里长出的牡丹花、红灿灿的石榴、挂满金色果实的果树,栩栩如生。
她就是青海省“河湟刺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二奴。摆在土炕上的这些河湟刺绣都是她的作品。
“这是什么?”一名参展人员在土炕前面驻足观察许久后问道。“这里展示的是‘青绣’在河湟民居里使用的真实场景。”朱二奴介绍。
“你们家里使用的都是这些手工艺品吗?”“这些都是和我一样的农村女性凭着自己的灵感和手法,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家庭生活必需品。”随着交流的深入,朱二奴不断介绍河湟刺绣的发展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这些图案都代表什么?”“有节日欢庆时的轮子秋,有田间地头的花草树木,有牛羊等常见家畜,还有象征阳光、温暖、和谐的太阳等图案。”短短几分钟,朱二奴向参观者详细介绍青海刺绣的组成图案。
朱二奴在“绣在青海——‘青绣’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推介青绣。受访者供图
100多名绣娘带动村民就业
“我穿的服装上面的口袋花纹装饰品也是河湟刺绣的一部分。”遇到询问仔细的参观者,她也会起身,展示经过河湟刺绣作品装饰的土族民族服装。“在我们青海农村,女性会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坐在炕头上绣出自己想绣的作品,这就是‘青绣’。”朱二奴向参展人员介绍着“青绣”。
在参加各类展会展示“青绣”之美的同时,朱二奴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向绣娘传授刺绣工艺。她说,每一名绣娘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设计、制作刺绣作品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多精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绣法,但是如何在众多的绣法中,博采众长,绣出一件技术含量高的工艺美术品,是个极大的挑战。
今年,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朱二奴和丈夫邓西银决定,面向整体易地搬迁到县城居住的北山乡广大农村女性开办“青绣”培训班,传授青绣制作工艺。11月8日,作为易地搬迁乡镇后续联农带农增收致富产业——北山青绣工坊揭牌,组织广大农村女性拿起绣花针,吃上“手艺饭”。
12月初,走进民和县北山青绣工坊,入口不远处的河湟刺绣工作室里一派繁忙景象:设计师在书桌前挥笔如飞,学员在裁剪刺绣画样,绣娘在欢声笑语中穿针引线……
青绣工坊开业后,就已经向本地客户销售了两件手工艺品,其中一件是绣娘花20天时间绣制的山水图案作品,卖出了3000元的价格,另外一件是绣娘绣制的以长城为设计元素的刺绣,也卖出了3000元的价格。邓西银介绍,按销售价格计算,绣娘每日的收入在150元左右。
据介绍,民和县北山青绣工坊开业以来,已培训并发展100多名绣娘。这些有成熟经验的绣娘,在平日里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赶制刺绣作品,也可以带着亲戚朋友到青绣工坊加工车间和广大绣娘一起制作作品,这为青绣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焦“青绣+”打造青海名片
“欢迎大家收看河湟刺绣的直播,我是绣娘朱二奴。”12月10日13时许,朱二奴在北京打开快手等网络平台,尝试以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走进直播间,了解“青绣”。朱二奴介绍,她开设网络直播间以来,仅快手平台的账号粉丝已经超过5000人,通过直播,有不少人前往民和参观学习河湟刺绣的工艺。
除了直播,朱二奴还拍摄制作了不少短视频。她介绍,随着这几年网络短视频的走红,她也拍摄了很多河湟刺绣的设计、制作过程,也使用远程视频连线,指导广大农村女性绣制作品。
邓西银介绍,“青绣”是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的统称。土族盘绣、湟中堆绣、热贡艺术(堆绣)、贵南藏族刺绣、河湟刺绣、蒙古族刺绣都是“青绣”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他已经从事河湟刺绣的文化推广与技艺传承。今年,为了将工坊打造成展示青绣的一个窗口,他在青绣工坊内设置展览区,专门增加了土族盘绣、湟中堆绣、热贡艺术(堆绣)、贵南藏族刺绣、河湟刺绣、蒙古族刺绣作品,加以推广。邓西银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企业与社会组织以及绣娘的努力参与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大做强“青绣+”产业链,让青绣成为像“青海湖”“青海拉面”“青海三江源”一样的青海名片,是他和所有绣娘的目标。
相关链接
来自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出打造提升“青绣”品牌及“青绣八个一工程”的战略部署,出台《“青绣”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刺绣类各级非遗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8项,市(州)级18项,县(区)级21项。各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1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41人,市(州)级102人,县(区)级155人。全省已认定的省级“青绣”就业工坊40家,“青绣”培育工坊70家,地方各级“青绣”工坊60家。全省有“青绣”经营单位近500家,固定“青绣”从业人员约5万人,季节性“青绣”从业人员约15万人。“青绣”已成为我省特色文化品牌和产业,是我省广大农牧区群众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居家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手艺,在奋力推进新青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