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应急救治专家小组正在查房。实习记者 杨红霞 摄
“您肩关节脱位的已经复位了,不要经常躺在床上,多下床走动走动,陪老伴儿说说话聊聊天,心情要放松!”12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病科病床前“应急救治领导小组”正在查房,组长侯明亲切地叮嘱患者。
“我和爸爸在医院照顾妈妈,医生了解到爸爸的肩膀不舒服就安排了检查,原来是肩关节脱位。”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杏儿藏族乡科昂村的严雪娇说,自地震受伤来医院后医生和护士特别照顾他们,连三餐都解决了,真的很暖心。
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省海东市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由于县级医院收治伤员能力有限,部分重伤员经过初步诊治后被紧急送往西宁市各大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统筹安排和组织落实,成立“应急救治领导小组”,迅速完成抗震救灾卫生应急队的组建工作,调配医疗、护理等资源,协调EICU、重症医学科、创伤骨科等科室紧急腾出病床55张,确保医院伤员救治工作及时、高效。
自19日4时接收第一位震区伤员开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应急救治专家小组”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做好伤员伤情评估和多学科诊疗工作,每日9时30分对重症伤员进行“大查房”,对伤员病情进行评估,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
“地震伤员多为创伤性损伤,创伤的发生大多具备不可预见性、救治紧迫性、伤情多系统性等特点,为提升救治的时效和能力,医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和床旁会诊模式,实现伤员院前、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苏娟说。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好多医生和护士自发自愿地参与到转运工作中,都想为家乡出一份力。同时,志愿者队伍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接收的患者中有好几名土族同胞,语言沟通不畅,志愿者就当起了‘翻译’,在重症监护室中志愿者就是‘家人’,给予患者陪伴和温暖。”苏娟继续说道。
接收的伤员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30%,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脏器功能下降,同时还存在一些基础病症,再加外伤,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线上线下会诊给治疗带来了更多便利,除了医院的线下会诊之外,还有省级、国家级会诊,集各方力量与优质资源为高质量治疗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积极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考虑到伤员可能受到灾后心理创伤,将康复、心理、营养等专业专家融入到多学科专家团队中,为伤员救治工作启动加速模式。
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急诊外科,西宁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范生财正在对患者张秀兰进行心理评估。“这两天心情怎么样?”“晚上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半夜惊醒的情况?”……来自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别落村的张秀兰面带着微笑一一回答着医生的问题,女儿王保华时不时在旁边补充着。
“我们是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身疾病科志愿者团队,今天我们来了三位同事,趁着周末对收治在这里的病患进行心理评估。我们将从心理认知和情绪、行为三个层面对伤患进行初步的了解,收集一些心理情况后,进行初步评估,再考虑下一步需要怎样的干预治疗。”范生财说到。
“阿姨心理素质好,性格也挺好,只要看到我们都是开开心心的,这两天面部也消肿了,精神头更好了。”青海红十字医院急诊外科主任郝军舰说到。
张秀兰在地震发生躲避时面部受到挫伤,第一时间被送往民和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当天下午就被送往青海红十字医院。记者在病房看到张秀兰时,她躺在病床上,面部受伤的位置已经结痂,女儿在身旁照顾着她。
据王保华回忆,发生地震时,自己住在官亭镇,所幸没受伤。给家里父母打电话得知母亲受伤后被送往了县医院,自己也急忙赶去医院,经过简单的诊治随着转运车辆来到了红十字医院。
“听说家里的房子裂缝了,但自己也顾不上那些,这几天一直在医院陪着我妈,家里还有爸爸和弟弟在,我妈没受太严重的伤,在这里也被照顾得很好,医院每天给我们送饭,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王保华有些激动地说。
据青海红十字医院急诊外科主任郝军舰介绍,医院针对地震伤员,组建了地震伤员救治专家团队,我们这里收治的骨折和挫伤的病人比较多,专家团队包括脑外、胸外、脊柱外科、骨科等科室的十几名主任,同时医院的心身疾病科每天也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测。
病房外,是寒冷的冬日。病房内,医护人员用专业的治疗和细致的关怀给受伤群众送上一份安心,让病患及家属感受到一份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