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一线“枫”警筑起辖区平安堡垒——“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⑥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03     作者:余 晖

“有了派出所警察的帮助,折腾我们半年多的家庭纠纷终于化解了。”说起这个事情,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约改镇居民桑丁的心情别提有多畅快。

2023年12月8日凌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公安局约改镇派出所接到一起辖区因家庭纠纷而发生口角的警情,接警后,派出所民辅警立即赶往现场排查处理,经过了解,这起纠纷是源于亲戚之间因生活琐事长期相互埋怨,心生不满,进而发生的激烈争吵。

充分了解纠纷缘由后,民辅警从根源入手化解矛盾,通过劝导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双方当事人对处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事后向约改镇派出所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工作中,派出所坚持“边调解、边普法”,用通俗易通的语言,以拉家常的方式,对辖区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重点普及与牧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2023年共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

同时,建立警务工作微信群,社区民警组建社区群,动态播报工作成效和安防知识,常态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答疑解惑。辖区内的5个驻勤警务室形成警力驻守常态化,24小时服务群众不打烊。

“老支书”矛盾调解室是派出所的调解王牌,向来很“热闹”。2023年9月的一天,两位牧民因草山纠纷吵得不可开交,副所长尕玛成林耐心听取双方陈述,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进行调解,两个小时后,两位牧民握手言和。

对调解室的大作用,派出所民警刘阳很有感触:“别小看这小小的调解室,自成立后,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我们同时做好入户调解和进室调解,确保了辖区平安稳定。”

作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约改镇派出所紧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创建标准,不断提升新时代派出所工作水平。“在很多人眼里,一些小矛盾、小纠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落在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身上,就是大事。我们要主动摸排,将群众关心的事调解好、化解好。”约改镇派出所所长仁青求达说。

在学习借鉴约改镇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经验做法的基础上,2021年,巴干乡派出所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源头是目标,也是日常。

派出所紧密结合辖区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枫桥经验+酥油茶调解室”模式,对难点、复杂纠纷矛盾劝导化解。此外,邀请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坐进“酥油茶调解室”,从法理、情理等多重角度耐心向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害,共同参与、高效调解。

2023年11月底,巴干乡派出所辖区两人因工程建设意见不和发生纠纷,报警请求予以解决。接警后,派出所联合乡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及时赶往事发工地。在详细了解了双方的问题纠纷后,民辅警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劝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自愿填写调解协议书。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从法理上把复杂的权属关系讲清楚,从情理上把人心账算清楚,群众听懂了、算明白了,就没有解不开的结。”巴干乡派出所所长索南扎西说。

矛盾纠纷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群众急难愁盼的“汇聚点”。曲麻莱县“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围绕防范化解个人案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定期走访思想固执、行为偏执等易发生婚恋纠纷、家庭纠纷、债务纠纷等辖区人员家庭,加强基础信息采集、情报信息收集、动态掌握情况,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劝诫引导,切实做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

“在基层治理中,关键是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曲麻莱县对标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需求,认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本地化‘枫桥经验’治理样板,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确保了全县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曲麻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更阳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