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见物,见生活。
在2023年年末《青海之美·传承之心》系列融媒体报道中,沉浸体验为我们打开了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一场“光影相随”的河湟皮影戏,在方寸间尽显影韵魅力;
一曲悠扬婉转的“花儿”,寄托人们五味杂陈的情感;
一次热情与专业的乐都南山射箭,从民俗活动成为全民健身运动;
一幅指尖“绣”出的土族盘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场传统故事与当代舞美结合的黄南藏戏,美轮美奂;
一朵热贡艺术之“花”,极具特色与美感;
……
这些如繁“花”盛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向高原大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情且毫无保留地展示着它的独特、多样和本真,向我们讲述着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绽放出的新光彩。
诗性之花,解码百态人间
“半块牛皮演善恶;一方白布颂古今。横批,高台劝化。这就是河湟皮影。”
2023年12月底的一天,说着河湟皮影戏的核心,周邦辉在自家二楼一张寸尺间的白色幕布后,打开这些年外出演出时陪伴左右的“百宝箱”,找出要用的皮影,整理好装进红色夹本中,为去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化馆录制影像做准备。
“师傅从一开始就跟我说,皮影最初就是一堆牛皮渣渣。我的任务就是在雕刻艺人雕刻完成后,给它注入灵魂,也就是入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湟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周邦辉说,皮影戏班一般由五人组成,“把式”一人操纵生、旦、净、丑等角色并兼任说唱,其他四人为乐手,负责文武场的全部音乐伴奏。周邦辉正是“把式”。
在青海,河湟皮影戏流传约两百多年历史。虽是口头传承,但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传统的封神演义、神话剧,还有民间故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的传记故事。“白天靠阳光,晚上靠灯光。不是吹牛,就是唱一年,内容也不会有重复。”周邦辉一脸自豪。
当我们跟随周邦辉来到大通县文化馆时,遇见了他口中很厉害的雕刻艺人——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湟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靳永红。看到离录制还有一段时间,靳永红便拿出雕刻皮影的工具和一张还未刻好的仕女图,整整齐齐摆放在桌上,戴上眼镜,开始雕刻。不一会儿,牛皮上的图像在靳永红的刻刀下愈发清晰。
一个能够演绎的皮影,要经过7大工序38道小工序,工艺十分复杂。最重要的是,皮影雕刻讲究“三分刻,七分色”,所以靳永红制作出来的皮影雕工精美、颜色艳丽,也因此他的作品常常作为工艺品走出国门进行展出。
采访当天,大通县文化馆正对河湟皮影戏进行录制。作为听众,我们在白布前听完一曲《红罗传》,被这集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于一体的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所折服。而当我走到白布后,更惊讶于民间艺人所掌握的艺术本领:周邦辉声情并茂地演唱让一个个小人物栩栩如生,刚刚雕刻皮影的靳永红正在拉二胡,而其他三位乐手的面前也放着不止一种乐器……也许,这就是属于民间艺人的诗性生活,在多年的勤学苦练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花。
器物之花,见证传承匠心
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位于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金塔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传习展示中心,见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何满。
“实在不好意思,这段时间一直在上海、杭州、河北、北京参加展览和交流学习,这两天刚回来。”一大早,何满已在展示中心等我们。
走进店铺,一楼展柜银饰品、银饰茶具、银制茶壶、茶碗和酒具一一陈列。二楼是传统银制土暖锅、纯银一体壶和精美的工艺品、佛教用品。三楼是工作间,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作为家族第四代传承人,今年58岁的何满始终秉持初心:因为是以传统纯手工制作为主,每件作品的敲打过程和錾刻图案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但在制作过程中,必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精品。
“银器做工精细,三天才能做出这样一把壶,看上去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手工痕迹给它注入了活力……它是有温度的。”拿起一把纯银一体壶,何满一边介绍一边仔细端详。
在不间断的金属碰撞声中,我们见到了何满的两位徒弟,38岁的何良和48岁的柳斌。他们身后的一面墙放置着不同的制作工具,满满当当却又排列有序。看着正在制作银器的徒弟们娴熟地操作,何满很欣慰但更多的是严厉,打磨到什么程度、錾刻的力道和角度等等,他都耐心指导,“他们都是十几岁就跟着我学习,学了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这项技艺很考验人,学起来费时费力,必须拿出‘匠人精神’。”
除了用“匠人精神”精进自己的技艺,这些年何满也没闲着。走出青海,参加全国各地的博览会和展览,了解更多非遗技艺,打开思路、眼界,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门技艺。
将传统银器与河南禹州的钧瓷相结合,原本单一的银器多了浑厚端庄,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在银杯外包裹一层浙江嵊州的竹编,以前喝茶会烫手的银杯不仅不再烫手,还多了一丝江南韵味;加上土族盘绣技艺,银饰既实用又美观……这些非遗元素的融入是一朵朵盛开在新时代的传承之花,是像何满一样的传承人们内心深切地希望:让古老的非遗以灵动的姿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艺术之花,助力文旅融合
再一次走进被誉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时,氤氲而生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冬日清晨的隆务河畔,总有一层薄雾笼罩,当金灿灿的阳光洒向大地,让这座本就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城市更添了一份神秘韵味。唐卡、堆绣、雕塑、壁画等绘画造型艺术组成的热贡艺术,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妙手匠心中,赋予了热贡文化深厚博大、灵动多元的独特艺术风貌。
唐卡,是热贡艺术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在同仁,可以说“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师”。
走进热贡龙树画苑画室,学生们正在专心画唐卡。画苑创始人之一——57岁的扎西尖措不时俯下身与学生交流,有时跟学生互换位置,拿起画笔现场教授。“画唐卡的生命是什么?它的底稿。底稿是最关键的部分,里面是祖祖辈辈口头传下来的技术。画一个故事,要自己先想明白,然后清清楚楚地在唐卡上面画出来,这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艺人。”扎西尖措对学生说。
而这番话,也在16岁的完代才让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虽然我才来一个月,还在学习画底稿,但我会牢记师傅的话,好好学。”这个从甘肃甘南专门来同仁学习的男生眼中透着一丝坚定。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热贡艺术省级传承人,扎西尖措说,能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在这里安心学唐卡,让唐卡技艺走向世界,是我最大的心愿。
同样,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热贡艺术国家级传承人夏吾角的仁俊院里,陈列着泥塑、唐卡、堆绣等各类热贡艺术作品。8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泥塑技艺的夏吾角对正在进行雕刻的学生说:“热贡泥塑的价值不仅仅在土质,而在于制作中的每一步,尤其是骨架。”
随着热贡艺术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持续提升,“青海黄南热贡非遗特色之旅”入选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非遗和旅游在这里逐渐实现“双向奔赴”,深度融合。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热贡艺术不仅在这片金色谷地盛开了极具魅力的艺术之花,更是一张对外传播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名片。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富集区,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各族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青海高原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只有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