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实践和成效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仅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更是各类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者和推动者。基于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究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高校辅导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工作实践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二是课程思政建设对辅导员资源整合能力的挑战。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整合多样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这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与梳理能力,同时还需与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学生个体差异对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挑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背景,高校辅导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这要求辅导员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并根据其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针对以上现实挑战,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校辅导员应对挑战的能力。
不断开展自我反思和总结,建立个人成长计划和目标。高校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入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不仅要在行动后进行总结,更要在行动前进行预判和规划。通过持续的自我反思,辅导员可以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和习惯,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和工作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长期目标,有计划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关注学生需求和反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会因材施教。高校辅导员应积极了解学生的短期和长期需求及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与此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背景,高校辅导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题,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其全面发展。
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素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政治觉悟。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辅导员应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可以积极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如请教同行、参加教工专业培训等,也可以通过举办经验分享会、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效率,还能促进辅导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积极与其他学生工作部门、教学单位加强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与任课教师的紧密合作,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应关注学生在课程思政学习中的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改变只在课堂中学习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价值。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拓展思政教育的传播渠道,提高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作者:陈杨屹捷,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