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表演气势足。 图为《龙舞》视频截图
鲁沙尔高跷社火表演。湟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伴随气势恢宏的音乐,演员脚踩3米多的高跷从霞光中迎面走来,镜头拉近,大家神情严肃,或是摆手扭动,或是变换队形……2月7日19时30分,以社火为灵感源泉的节目《龙舞》正式拉开2024年河南春晚的帷幕。
“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科技的加持下,画面太震撼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同一时刻,耿生锦手机中名为“中国高跷之乡鲁沙尔社火队”的微信群不断弹出消息。
作为《龙舞》的参演人员之一,看到舞蹈的完整呈现,耿生锦难掩激动,去年10月初和队友一起在北京排练录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我们一共有20人参加排练,大伙儿都是队里的‘精兵强将’,对高跷技艺的掌握都比较熟练。前期‘老伙计’跷子已经从湟中运到北京,我们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排练,大家很快就进入角色。”耿生锦说,以往社火表演时,青海的天气还比较寒冷,而《龙舞》排练时正值金秋,摄影棚内温度比较高,每天排练完,大家都汗流浃背。
早上六时刚过就开始做准备,化妆就需要两个多小时,有时候会排练至深夜,面对这些,高跷队员未言辛苦却乐在其中。
“10年前,我们有个梦想,就是让鲁沙尔高跷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很幸运在甲辰龙年实现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省门,大家都很高兴。为了让青海非遗文化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哪怕再苦再累,我们都要坚持住。”队员咸俊辉一句话道出大伙儿的心声。
排练过程中,也曾遇到一些小难题。起初,队员们的动作不够整齐,领队李玉龙和导演商议后决定播放以往社火表演的鼓点。很快,在熟悉的节奏带领下,队员们走出了鲁沙尔高跷的“滋味”。
高、悬、巧、奇是鲁沙尔高跷的特点,高跷平均高度达2.8米(脚踏板以下),最高的达到3.6米,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人们相聚在鲁沙尔镇街头一览社火这一中国古老风俗的魅力,赞叹高跷表演的神韵。
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这一系列特点正契合《龙舞》编排团队的需要。去年,总导演杨丽萍从快手、抖音等平台看到湟中社火表演的视频后,没过多久就联系到鲁沙尔镇高跷协会会长李玉龙。
如何更好地展现龙这一中华民族的图腾?如何创新化表达传统文化,展现出非遗在岁月更迭中沉淀的底蕴?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反复调整动作和紧锣密鼓地排练以及精致的后期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高跷表演与活泼生动的少儿舞龙巧妙组合而成的春节祈福表演成功“出圈”,演绎出中华民族放眼前方,向下扎根的文化精神。
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高跷队刚刚培养的“新秀”张国栋也成为《龙舞》表演中的“小龙孩”之一,年仅5岁的他在排练时十分专注。
“因为表演了‘小龙孩’,所以我很高兴。”稚嫩的语气表达出内心的喜悦,“小龙孩”的扮演也让他的新年更有意义。
“为了整个舞蹈的呈现,导演组付出很多心血,我们每个人的表演服装都量身打造,很合身,这让我们十分动容,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借助此番参演《龙舞》的契机,李玉龙和团队在排练今年的社火节目时,围绕服装、道具、化妆等方面作出一部分调整,希望留住“最传统的味道”。
今年37岁的耿生锦是高跷队中的老大哥,从小在父亲耿丰德的言传身教下,对高跷有很深的感情,他坚持参演每年的社火表演并对鲁沙尔高跷的传承十分重视,儿子耿永骏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高跷队,三代人用心用情延续着高跷的魅力,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非遗文化的内涵。
“今年的社火表演是我们父子第二次搭档,希望我们都能振奋龙马精神,踏踏实实完成表演。”对于即将在2月21日开启的社火展演,耿生锦充满期待:“这几日,《龙舞》备受大家关注,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欢迎大家来湟中看社火,和我们一起红红火火过大年,看我们‘耍’出的幸福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