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海南:光伏产业点亮“绿色经济”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18     作者:王菲菲 张洪旭 陆广涛

c6bd8869-693a-4a46-966b-0a3e704f862e.tif.jpg

运维员在光伏项目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工作。 

初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向远处眺望,苍茫的原野上,无垠的碧空下有一道别样的风景,数不清的光伏板向阳而列,连绵起伏,泛出粼粼波光,闪耀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无声地汲取着太阳光,源源不断释放出绿色能源。

走进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州共和30万千瓦竞价光伏电站,随着“嗡嗡嗡”的声音,一架搭载了5G智能模组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无人机按照设定好的路线从电站上空飞过,对光伏组件面板遮挡、破损、异物、配套设备外观、热斑缺陷等进行数据采集,精准评估出电站运行状态和健康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起飞巡检“指令”,是从170多公里之外大唐青海公司的西宁集控中心直接下达的。此时,西宁集控中心内,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同步传输到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人白会平正紧盯大屏幕,远程观察光伏电站的实时情况,这里是大唐青海公司光伏项目的“智慧大脑”。

“该系统配备了带有机库的自动飞行无人机,无人机的起飞、召回、控制既可受场站也可受远端西宁集控中心控制,下达巡检任务后,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自动完成电池组装、起飞、巡检、回巢。”白会平继续介绍:“通过对全场汇线支路20分钟的IV诊断扫描,快速定位确定故障支路,结合无人机巡检CV细查将故障精准定位至每一块组件,还可实现掉串、箱变超温等检测诊断。”

随着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加速发展,加快光伏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智能光伏行业特色应用成为大势所趋。大唐青海公司紧扣“少人化、集约化、智能化”智慧电站建设目标,建成了当前行业内规模最大、智慧化水平最高的示范级智慧场站。

竞价光伏电站作为大唐集团公司智慧电站建设试点场站,形成了“1+8+N”(即:1个智能运检全场景三维数字化平台+8个智能化系统服务+N个智能应用建设思路)智慧光伏电站建设体系,实现统一运维,助力电站提质增效。

“目前电站已完成全场5G信号全覆盖,智能三维数字化平台实现搭建,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巡检。并搭建了更为精准可控的智能数据分析+灰尘预警+智能清扫系统推动精益管理和生产提效,集成了作业违章识别抓采,人员车辆准确定位、草火烟情全景监测、设备异音检测告警、周界入侵防范驱喊的安全预警管控系统支撑本安工程建设。”白会平说。

对于光伏产业发展而言,“智”造既能让电站建设运维等更加便捷,也能让光伏组件的生产能效提高。在海南州兴海县河卡滩,国家第一批“沙戈荒”重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大唐兴海大基地5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运维员张国茂、赵润峰正在定期巡检工作,检查光伏板、逆变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外观是否损坏、连接是否松动、是否有异常声音,详细记录运行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项目负责人陈涛指着一块光伏板兴奋地说:“这其中,47.58%光伏组件来自本省的天合光能组件厂。这是我们首次在高海拔、高寒地区采用N型680Wp大功率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在相同条件下,发电量至少可提升1%。此外,我们将在4月开工建设配套的75兆瓦储能电站项目,实现光储一体化,增强电站的调节能力。”

“大唐青海公司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四地’的发展路径,始终致力于将发展战略与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紧扣‘产业保护生态,生态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主线,以新能源投资和新业态发展、光伏治沙、清洁供暖、乡村振兴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加强科技赋能,全面服务‘六个海南’发展目标,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建设。”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海宽说。

正如李海宽所言,海南州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走在光伏智能化发展的前列,也成为保护生态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

塔拉滩的地貌以戈壁沙丘为主,海拔近3000米,阳光强烈,不适合植物生长,原本荒漠化率高达98.5%。2012年,凭借丰富的光照资源和大面积荒漠化土地资源,海南州大力推进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短短几年间,塔拉滩上建起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园区。想不到随着光伏园的建设完成,一块块覆盖在荒漠化土地上的光伏板为当地生态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在塔拉滩这样的环境中,光伏发电面临着沙尘暴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践探索得出“光伏+生态治理+生态牧业”的新模式,以最佳生态修复功能,助力草场牧场恢复。2015年,铁盖乡与黄河公司签订协议,将哈汗土亥村、上合乐寺村和下合乐寺村总共16户养殖户的羊群放进了光伏园。

“我们家300只羊都在光伏园区里放养,不仅吃得好,还能卖上好价钱。不止如此,我们还能在园区打零工,一天赚百十块钱。”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牧民向占奎充满自信地说到。

近年来,在积极探寻“光伏蓝”赋能“生态绿”的发展之路上,各大能源企业积极响应并加入其中,充分发挥清洁能源资源禀赋,打造以光伏生态牧场、光伏生态林场为“光伏生态+”代表性的模式产业,稳步推进以清洁能源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结合兴海县大基地50万千瓦光伏项目以及在兴海县建设清洁供暖配套光伏项目,我们准备在兴海县建设‘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两万亩级光伏生态牧场’,利用大唐大基地电站的土地和牧草资源支持地方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生态保护、电力生产、群众生活‘三生共赢’局面”。李海宽说。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已建成的光伏园区内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三年植被覆盖度达80%;2023年建设“生态光伏牧场”12座,养殖出栏“光伏羊”1.3万只,实现收入1100万元;建成生态光伏林2100亩,实现“建一片光伏、留一片绿色、造一座牧场、富一方群众”的良性循环。

“种”下太阳,与“光”同行。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光伏产业孕育着越来越多的生机,海南州将持续用科技创新探索光伏“智”造的绿色发展之路,开展多产融合的能源发展路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民生发展。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