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西宁下南关街为何火出圈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4-03-20     作者:张艳艳

黄南新闻网讯    3月19日,记者来到“火出圈”的下南关街,11时许,这里已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好一派西宁“清明上河图”景致。形式各样的花花、馓子,堆成小山的蜂蜜粽子,还有锅盔、酿皮、羊肠、甜醅……琳琅满目的小吃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品尝购买。

“空手走不出的烟火巷”。市民或穿梭于各个摊位询问价格、或边吃边逛享受美食、或和家人朋友排队购买商品,或拍照打卡记录,街道上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这条“烟火小巷”中美食绝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无论是小火慢蒸12小时的枣糕、百年传承的黄凉粉,还是煤火烤制香味诱人的锅盔、三十年独守老味道的酿皮都引得市民口水直流、争相购买……

黄凉粉老店独守西宁老味道

“我家祖辈就在大巷道里支摊卖黄凉粉,算起来也近百年了,熟悉的老食客都说我们家的黄凉粉是西宁独一份。”店家自豪地介绍着自家的“绝活”。

隔着展示柜,记者被柜台里绿的、黄的食材所吸引。“我们家从老一辈就开始在中下南关街内卖黄凉粉和粉皮了,有年头也有吃头呢!”老板娘指着柜内的各色凉粉介绍道,“黄凉粉是青海特色小吃,用豌豆粉制作,豌豆粉与水1:1搅匀,还要加少量的盐。我家的黄凉粉能切成土豆丝样细,成条不烂,软而不断,配上我家的秘制调料,咸鲜、微辣带麻,吃起来特有粉质感,口里还有股豌豆的清香味。”啧啧,这是属于西宁记忆中的老味道。

12个小时蒸出糯香扑鼻的枣糕

沿路寻找,记者被一阵扑鼻而来的米香所吸引,沿着香味走来,一家小甜食店门口大锅上冒着热气的枣糕,色香味俱全,诱惑着过往行人。枣糕店老板娘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道:“慢工出细活,我们家的枣糕要小火慢蒸12小时,这样口感才更为软糯,才会米香四溢。”四口大锅同时开火,慢火蒸出的枣糕确实与众不同,你看,店门口已排起了长队。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没错!

外脆内软的烤制大锅盔

走进下南关街花儿巷,老远就看到市民游客在一家馍馍铺前排队,他家金灿灿的锅盔,外观诱人,香气扑鼻。据市民介绍,这家馍馍铺有点小名气,他家卖的锅盔是纯发面而且是用炭火烤制,外酥里软,是青海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记者走进这家馍馍铺,铺面不大,案子上干净整洁,老板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我们每天能卖400余个锅盔,每天要烤制4次至5次。慢火烤制,火候可是技术活儿!一个锅盔要烤制50分钟呢!为了顾客能早早吃到锅盔,我们从凌晨四点多就要和面、升炉火开始忙活了。”你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独守三十年老味道只为一碗记忆中的酿皮

排队数十米,他们在买什么?原来是酿皮!这里的酿皮有何不同?记者带着疑问走进这家青海酿皮店内。黄色的酿皮,配上红红的辣椒油,再来点绿绿的炝韭菜,一大勺湟源陈醋浇进去,看着就让人食欲满满。“灵魂料汁浇给!”老板风趣地说,“我们父辈就是做酿皮生意的,为了保留青海老味道,我们坚持手工制作,酿皮劲道爽滑,同时调料也很考究。”这是青海人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所以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想品尝美食吗?来下南关街吧!这里的美食不胜枚举,馓子、粽子、狗浇尿、炸洋芋片、自制辣条、老面包……来这里能感受到美食与文化的碰撞,特色和民俗的和弦。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