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文旅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海东市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22     作者:陈俊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为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全新“航道”。

作为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丰厚文化底蕴的海东市,立足市情实际,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强化生态文化赋能,丰富河湟文化内涵,促进文旅多点融合,扩大旅游经济总量,打造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带动效益明显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海东样板”。

“点、线、圈”汇聚文旅新空间

海东,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交汇点,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这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基础。

沐浴着冬日暖阳,记者来到全国唯一一座以展示河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地市级博物馆——河湟文化博物馆,其建筑风格汲取院落、庄廓、廊檐等河湟建筑文化元素于一体。馆内收藏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金器、银器等17大品类近1180件(套)。

从序厅到四个展区,从史前文明到历朝历代的发展,从民俗非遗到红色文化,宛如穿越时空隧道,触摸文明脉搏,饱览河湟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一座河湟文化博物馆,是海东市贯彻落实国家推进黄河文化保护战略的青海高地、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重要洼地,更是游客了解河湟文明的坐标,世人了解河湟文化的窗口。

如果说柳湾遗址、喇家遗址见证了河湟文化的起源,那么河湟古道、唐蕃古道、茶马互市书写了河湟文化的荣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多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延续了河湟文化的传奇。

而今的海东,把全域旅游当作一个整体和一盘大棋来规划,通过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精准化“绘圈”,一体化“布局”,进而“落子”全域共建、全面覆盖文旅空间。

海东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建点”方面,以互助土族故土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园、平安驿、喇家遗址、雄先岗山生态旅游景区等现有3A级以上景区为核心,以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支撑,共同构建海东市生态旅游“百点”;“连线”方面,以乡村生态线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线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风情线来布局,把西宁至境内所有大小景区、红色景点“串珠成链”,串起周边州县、河西走廊乃至兰州,扩大“朋友圈”;“绘圈”方面,则涵盖平安-化隆-循化-民和-乐都-互助-平安的环海东河湟民俗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圈,从平安入、又从平安出,寓意出入平安。

突破地域限制,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区域内联动发展,进而构建跨青、甘、川、藏四省区全新生态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使海东与内地同行共同建立生态旅游目的地“群”,形成跨域合作新的“朋友圈”。

实现河湟文化大景区一体推进

走进湟水河北岸的柳湾遗址,这个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部落聚集区遗址,出土彩陶有4万多件,占全国出土彩陶总量的60%。有游客感叹:“在这里能一眼看尽千年彩陶流成河。”更有业内人士感慨:“三万年前先祖凿击石器的铿锵之声依稀可闻,五千年前河湟先祖舞蹈于彩陶上的优美韵律历历在目,三千年前丝路南道的驼铃在羌地山谷依旧回荡……”

在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近距离体验土族民俗文化,品尝土乡特色美食,体验参观“轮子秋”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聆听来自吐谷浑的歌谣。在黄河谷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品尝民族特色浓郁的撒拉宴,聆听撒拉族骆驼泉的美丽传说。

再来到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阿河滩村,探秘南祁连山最老的变质基底化石群,鉴赏“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观看奔流不息的九曲黄河,品味黄河砾石层中流出的潺潺矿泉。诸多独一无二的神奇,让这里成为青海省首个地质文化村,黄河流域首个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地质文化村。

站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前,通过声光电及实物,可以直观看到保留了4000年前大地震、黄河大洪水等多重灾难,对于探索黄河上游乃至我国西部早期人类文明、多重灾难现象等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它的开发利用,对促进青海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

……

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资源,丰富河湟文化内涵载体,近年来,海东市按照“大文化、大规划、大产业”思维推进河湟文化“大景区”等文旅地标,做好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大文章,全力创建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推出过境游向过夜游、观光游向体验游、单一游向融合游,实现了“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更是不断完善城市客厅功能,通过航空、铁路、高速高等级公路及风景道串联,形成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突出、联动发展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挖潜提质“流量”变“留量”

“我们坚持‘一切资源都可发展旅游’理念,深入分析游客‘为啥来、从哪来、和谁来、怎么来、会不会再来’的问题,做好无中生有挖掘文章、古为今用转化文章、转型升级重塑文章。”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介绍,牢固树立“大资源”观,做优做大河湟民俗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圈、乡村生态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风情线,厚植“最美海东”生态文旅底蕴。

在海东,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地形地貌,用“三山”“三水”“三峡”来概括再恰当不过。

互助北山大坂、青沙山、积石山“三山”中,当数互助北山大坂为代表,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4.3%,森林蓄积量428.86万立方米,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王国”。在海拔2100米—4308米的林区间,峡谷幽深、两岸陡峭、险峰耸立、岭谷相间、谷底流水湍急等绝美风景,是游客必到打卡地。

“这里的景观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山高谷深山体地貌。”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梁红云介绍,元甫达坂、浪士当、卡索峡、扎龙沟、下河五大核心景区,兼具雄、奇、险、秀四大特色,加之犹如一条青龙蜿蜒盘卧在达坂山上的十二盘坡,真正成为八方来客“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旅游新景象。

大通河、湟水河、黄河“三水”中要数黄河最为引人瞩目,站在高处俯瞰,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的168公里黄河,数个“之”字形彩带向东缓缓流淌,这一秀美的黄河风光与壮阔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古迹、独特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天上黄河 山水化隆”独特画卷,汇聚出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文旅融合能增值的全域旅游新符号。

小峡、大峡、禹王峡“三峡”中,则以民和境内的禹王峡为主,这也是黄河流出青海的最后一个峡谷,站在禹王峡景区玻璃栈道上远眺,山峦巍峨,峡谷险峻,黄河两岸阡陌纵横,一池碧水沿河堤蜿蜒而卧。

坚持生态优先,海东市把历史文化、典故传说、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深度融入景区景点,高站位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具有国际水准、海东特色的王牌景区,全力培育海东全域旅游新坐标。

树立“大产业”观,策划推出覆盖海东全域全时全年的旅游精品线路,发展沿线乡村旅游,打造高端民宿集群,推广“旅游公司+村集体+村民”模式,主打“住乡院、吃乡饭、听乡曲、忆乡愁、购乡品”系列服务,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精神富起来”,实现小乡村发展大产业。

目前,海东已逐步形成以土族故土园、撒拉族绿色家园为代表的民俗体验型,以互助北山、南门峡、孟达天池为代表的生态观赏型,以油嘴湾、卓扎滩、石壁瑞丰花海为代表的乡村度假型,以喇家遗址、瞿昙寺为代表的历史探秘型,以班彦村、红光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寻根型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找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生态旅游最佳结合点,把潜在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海东市推动形成黄河风情、河湟人文、乡村生态多线路并进,文旅、餐饮、民宿多行业融入,管理、服务、监督多部门共管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时空特色体验,把更多“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将“流量”变为“留量”。

记者手记:

旅游一业兴 促进百业旺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A级旅游景区37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8个,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341个。

累计接待游客1827万人次、同比增长73.9%,实现旅游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41%。

数据是枯燥的,也是直观的,两组数据折射出海东市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让群众“口袋鼓起来”。

海东聚焦这一根本任务,立足黄河资源优势发力,牢牢牵住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牛鼻子”,紧扣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布局,打造“一圈三线百点”生态旅游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冰雪体验、自驾车房车等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丰富生态旅游业态。

海东市文化底蕴丰厚,乡村基础设施完善,气候湿润,是全省宜居宜业的不二选择,加之距离省会近,如此优势条件下,海东市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旅特色,引导文旅产业与特色生态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康养+生态旅游”打造养心养老新模式,以“乡村+生态旅游”打造田园新“丰”景,赋能乡村振兴、实现“美丽经济”;以“交通+生态旅游”打造“快进慢游”新体验,实现美丽在哪里、路就在哪里,实现“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

锚定国际视野全球目光聚力,推进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旅游要素服务体系,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升级版,推动旅游服务国际化、标准化、数字化,迭代升级景区、住宿、餐饮、交通、旅行社、娱乐、购物等行业国际服务水准,积极主动“握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朋友圈”。

此外,对于海东市这片沃土而言,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大力培育生态旅游新优势,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擦亮海东文旅新名片,努力将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老祖先留下的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老百姓创造的五彩斑斓的民俗生活,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接续丰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新内涵,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