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万物共生,绘就生态和美画卷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25     作者:叶文娟

伴着晨光,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鸣叫;踩着露珠,小岩羊乖巧地跟上羊妈妈的步伐;高山之巅,那灵动的身影是雪豹在跳跃……

这里是祁连山,独特的气候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多姿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万千生灵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

作为我国3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陆域优先区域之一,区域内发育和保持了大面积梯度差异显著、生态结构完整、类型多样的高山高原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这里,不仅分布着大面积且连续的雪豹适宜栖息地5.11万平方公里,而且栖息着丰富的高原珍稀濒危物种,有雪豹、荒漠猫、黑颈鹤、野牦牛以及羽叶点地梅、唐古红景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77种。

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祁连山赋予了重要的生态地位,自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青海成为试点省份之一。通过将青海省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等保护地整合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实现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园区全范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更严格保护,生态保护展现新局面。

日转星移、耕耘收获,如今,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既有森林,又有高寒灌丛、草甸草原、湿地等生境,海拔相对较高,纬度偏高,生物多样性更显其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日臻完善、监测机制的不断加强、基础能力的大幅提升,人们见证了五只雪豹、五只荒漠猫、五只猞猁、六只兔狲同框的罕见珍贵画面,也见证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片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红外相机所拍摄到的多个个体的‘同框’画面,都是母兽带着幼崽一起活动的影像,而且幼崽的数量,基本上都是接近我们已知的这些物种每窝幼崽数量所能达到的上限。这就表明,这些食肉动物不仅生活在祁连山,而且还生活得非常好。”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表示,“这背后,一定是有充足的猎物资源和安全稳定的环境在支撑着它们的种群,才使得它们能够成功繁殖,顺利养育这么多幼崽,为种群的长期延续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祁连山国家公园还聚焦旗舰物种研究保护,在全国率先追踪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旗舰物种,填补了我国在雪豹、荒漠猫活动范围、迁徙路线等方面的研究空白,救助雪豹“凌蛰”并佩戴卫星项圈后放归,实现了国内首个野外救护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为大型食肉动物共存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揭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黑颈鹤迁徙路线、繁殖策略等科学规律。

如今,正在运行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着强大的动能,既有助于摸清国家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现状,也为强化生物多样性执法监督提供依据。

“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生物宝库。”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韩强表示,近年来,青海省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多样生物已经成为青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之一。 韩强告诉记者,通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力改善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稳定性得到有效保持。

据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最新调查显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共分布野生脊椎动物280种,野生无脊椎动物522种;维管束植物543种,大型真菌203种,水生生物575种。

“我们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中心,建立涵盖各类生态系统及物种的观测网络,率先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立我国西部第一个以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平台为主要功能的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韩强介绍到,这有效提高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感知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也是我省第二个专项负责野生动物救护救助的专门机构,主要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及栖息地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科学研究、科普宣教等工作。

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建成运行以来,积极探索合作发展模式,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签署人才引进协议,并邀请专家前往救护站开展驻站指导和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急反应、科学处置和管理水平。

目前,共救助收容野生动物25种94只,其中兽类31只,鸟类63只,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包括荒漠猫、白唇鹿、黑颈鹤、秃鹫、猎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包括兔狲、藏原羚、岩羊、雕鸮等;成功放归9种16只,有红隼、大鵟、黑鸢、猎隼、荒漠猫等,站内收容野生动物13种37只,有白唇鹿、西藏马鹿、藏野驴、岩羊、荒漠猫、赤狐、秃鹫、雕鸮、蓝马鸡等。

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稳定性得到有效保持。如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冻土稳定性不断提升。与试点前相比,植被面积增加51.27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总体改善趋势,植被初级生产力提升12.67%,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增加7.7%,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提升7.3%,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二类以上,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全面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了我国西北部生态系统开放式场景体量最大的科普馆,建成国家公园展陈中心,成为展示国家公园、社会大众接受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

身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8岁的蓉宝戴上手套,从老师手中兴奋地接过颜料,迫不及待地沿着树叶的脉络细细描画,开始了“拓画”之旅。

探秘花朵、研究叶片,这场充满童真又创意感十足的户外小课堂活动,源自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主题活动,走进大自然的“课堂”,孩子们在这里探究身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润物细无声间,他们也在心里种下一颗“爱生物、爱自然、爱地球”的梦想种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列。

在青海,生态文化宣传、公众开放、自然体验、互动课程等各类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宣传产品层出不穷,“一图读懂”、短视频等形式新颖的环保科普,深受公众喜爱,且通过新媒体平台开设环保“云课堂”“云讲座”,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开启绿色之旅。

生态环保的“朋友圈”越来越壮大,众多公益机构及志愿者团队等迅速行动,开辟了环保志愿服务的新局面,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成为目前省内惟一一所自然教育机构,在做好环教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协会“青少年环境课堂”项目优势,推动自然教育实践走深走实、有声有色。

“如今,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事业,人们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愿,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会长尤鲁青说。

可以说,自然教育已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特色之一。

当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村“两委”为依托,以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价值为主,以走出去、请进来为主要方式,集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安排,建立生态学校,开展生态课堂。同时,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天峻县和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等管理分局在本辖区选择合适的中小学,将自然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开设生态课程,带领学生实地体会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从草原到湖泊,从森林到湿地,在绿水青山间,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绵延的祁连山处处皆美景,生态和美正精彩绽放。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