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这是我们最近赶制的一批订单,价值3.5万元,准备过两天发往海东市。”4月1日,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吉拉口村的极乐众发民间手工业培训加工基地内,绣娘们正忙碌着赶工。
绣娘们一手拿绣片、一手握针线,随着红、黄、绿、蓝等各色棉线在绣片上上下翻转,五瓣梅、云纹、雀儿头等构思巧妙、风格独特的青绣图案渐渐显现在织布上。“仔细瞧这花瓣,它往哪个方向长,咱针法就要往哪个方向走,这样绣出来的花样才生动。”基地创始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绣代表性传承人代海莲叮嘱。
“青绣历史悠久、手法独特、风格古朴、针法繁多、色彩艳丽,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南路开通时便已兴起,可以说是青海各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绣娘们常用青绣来装点生活,美化家居,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代海莲介绍。
出于喜欢,代海莲从小就跟着家人学刺绣。成家后,更是先后在湟源、互助、贵德等地参加刺绣专业培训。2009年,在极乐乡政府的积极协调及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代海莲在村里注册成立加工基地,成为大通县首家民间手工业加工基地。2010年,经村党支部和乡政府推荐,代海莲和她的刺绣作品在大通县手工艺品展销会上“一举成名”,此后上门订单源源不断,仅当年收入就达8万元左右。
左邻右舍的妇女们看到代海莲因刺绣这门手艺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致富后,纷纷开始跟随她学习刺绣手艺。在代海莲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投入到刺绣的学习热潮中。如今,全村600余名妇女中会刺绣这门手艺的就有450余人,人均年增收7000元左右。
“今年,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依托第三方平台带领青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家乡,焕发新的光彩。”代海莲说。
“好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咱们要发挥特长,把‘指尖技艺’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让咱们村的妇女同胞们都能挣到钱。”看着眼前精致的绣品,吉拉口村党支部书记李伟生高兴地说。
吉拉口村党支部打造以“党支部+基地+绣娘”的刺绣产业科学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绣娘通过参加培训、提高技艺水平、接收刺绣订单,实现了在基地边学习、边提升技艺、边增加收入。同时,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加工基地逐渐扩充培训业务、增加产品订单,扩大产业规模。
2009年以来,基地先后为2200余名妇女培训刺绣手艺,仅大通县内就涉及8个乡镇23个村的1000多名妇女,订单最多的时候有103名绣娘同时在基地生产。绣品多次参加“青洽会”“城洽会”“创业大赛”等活动,在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等展览会中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该基地固定绣娘17人,日生产手工刺绣拖鞋等产品80件,2023年基地纯收入12万元。先后被西宁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妇女手工制品示范基地”、西宁市“乡村振兴帮扶车间(工坊)”。
“围绕乡村技艺厚植一方水土,更好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极乐乡努力培育一批巧匠,激活一批技艺,带火一批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鼓励绣娘将‘指尖技艺’转化为‘生产力’,让乡村振兴的动能更强劲。”极乐乡党委书记马美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