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机理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以下简称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探索。深入探究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的运行机理,有利于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物质与精神的属性内核,更好担负起保护与传承红色资源的时代使命,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推动全社会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坚定的立场是定向指南
首先,政治定力是站稳脚跟的“定盘星”和经受风浪的“压舱石”,增强政治定力,是提升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目的就在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打造一支具有钢铁般信仰和意志的党员干部队伍,秉持正确政治思想、坚定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形成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领国家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合力。红色资源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具有强大的思想塑造力和精神引领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利用好红色资源,汲取一件件红色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一幕幕红色场景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红色基因;要深刻体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义和时代价值,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锤炼政治品格。其次,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确保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今天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和平安逸的生活易使人患上理想信念缺失的“软骨病”。随着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层面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面对噪音杂音的鼓噪喧嚣,面对复杂的全球语境,也有一些人视马克思主义为雾里看花,以共产主义为空中楼阁,丢弃了理想与方向,忘记了信念和担当,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崇尚“实用主义”、热衷“及时行乐”、对群众感情淡漠等信仰城池失守、精神旗帜变色的认识或行为。坚定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生提供远大奋斗目标、强大前进动力和牢固精神支柱,帮助人们在不同社会思潮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再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信仰是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它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关乎一个政党的目标指向,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用红色资源涵养初心,推动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育才的需要,是滋养精神家园的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是近现代历史演进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节点和重要历史纪念日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思想塑造力和精神引领力,每一种精神、每一处遗迹、每一位英雄、每一件文物都映射着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理想和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拓展红色文化教育途径,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引导人们坚定信仰追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多维的主体是有生力量
首先,教育者主体是主导力量。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好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触动、内在感知和预期成长,这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都提出更高要求。红色资源蕴含着厚重的政治、思想、精神资源,教育者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走近红色资源,挖掘精神内涵;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准备过程,即教育者自我提升过程,要善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激发红色资源活力,发挥好红色资源分布广泛、便于开发、教育面广、感染力强的优势,通过参观体验、主题教育、网络推动等方式,发挥好传授者、宣讲者主导力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其次,受教育者主体是主要力量。受教育者具有多层需求,集中起来即为物质和精神,红色资源兼具物质和精神属性,能够满足受教育者需要。同时,受教育者又推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形成主体与内容互动。红色资源因内在优秀品质和外在崇高形象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它继承了民族精神、融汇了斗争精神,展现了不同时期党的丰功伟绩。要利用好红色资源蕴含的教育元素,充分彰显红色资源涵养受教育者主体,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受教育者提升思想认知、规范道德行为、完善主体品格,发挥主体力量的价值优势。再次,教育活动主体是载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利用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提升其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的方式。当前教育活动模式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创新而为,以更加新颖的组织样态、活动方式及传播形式满足教育需要。红色资源具备为教育活动提供经验、手段和载体的基础,其先进文化意蕴、高贵革命精神、厚重革命历史、感人英雄事迹,极大拓展了教育内容、延伸了教育载体、激活了教育主体,能够推动教育活动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有效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心体悟,发挥教育活动的载体优势。
厚重的内容是核心要素
首先,思想教育引领方向。面对价值取向多元、思维方式多样,个体行动独立性、多样性增强的现实,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保持意志清醒和坚定,是应对新变化的“不二法门”。红色资源具有真实性,真人真事真物既能打动人心又能凝聚人心,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红色资源以时代精神为引领,具有感召力和引领力。因此,要发挥红色资源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优势,推动思想优势转化为行动效能,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意识、凝聚思想共识。其次,政治教育明确主旨。红色资源在政治上体现人民意志,在内涵上包含爱国思想,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价值。要立足红色资源,培养每一个中国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目标,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练就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要挖掘红色资源,把党的光辉历史、志士仁人的崇高风范、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融入教育全过程,明确政治态度、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认同、增强政治意识,擦亮政治底色、勇担时代使命。再次,道德教育坚定自信。道德教育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影响个体成长。红色资源中每一段历史、每一个事迹、每一件文物、每一处遗址、每一种精神,都彰显着高尚道德品质,是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要汲取红色资源中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学习红色资源中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以集体和他人利益为先的英雄人物,坚定道德教育自信、涵养道德激励土壤、丰富道德模范内涵。第四,心理教育增强自觉。当今生活节奏变快、信息交织等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红色资源作为心理教育的宝贵资源,能够有效应对这种现象引发的心理变化。历史表明,红色资源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蕴含着中华儿女彻底的革命精神,这种“历史印记”具有心理教育价值。要厚植红色资源、发挥教育功能、塑造坚强意志,促使更多人以无畏精神迎接困难挑战;要涵养红色资源,推动红色资源成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断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助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有效的结合是基本途径
首先,坚持疏通与引导相结合。随着个体的主体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增强,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需求持续增长,多元文化在网络这片沃土上茁壮生长;西方思潮也会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发声,试图抢占思想阵地。如何在网络空间大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用主流价值培育时代新人,感召“强国一代”与党同心、与国同行尤为重要。要坚持受众导向,紧贴青年需求特色,把握青年用网习惯,以家国情、青年语答疑解惑、启智润心,汇聚起推动新时代发展进步的青年力量;要增强红色资源融入网络文化育人全过程的政治意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育人内容、改进育人手段、拓展教育渠道,有效盘活红色文化,用好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文物遗址等红色资源,使其以直抵人心的力量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疏通与引导相结合原则,利用好、传承好、弘扬好红色资源,把丰厚的历史养料和多元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潜移默化、立德润物无声。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运用红色资源,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探索富有生机活力的实践活动,挖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资源补充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学形式,重视体验互动,延伸实践性、情景性、体验式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和红色文化的魅力。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的优势,组织研学研修,汲取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场景的强大力量,在身心浸润中形成思考、坚定信心、形成信念,让红色资源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再次,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发挥教育者主导和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实现合力、效果最大化。教育者要发挥好引领、点拨作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讲透红色经典、启迪人生智慧、激扬奋斗力量;要根植红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实现多维融合发展。特别是专业教师应以课程思政为实践方向,选用与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以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拓展思政教育实践范围。受教育者要发挥好能动辅助作用,客观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努力实现教育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要积极参与包含红色素材、具有红色内涵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红色事迹和红色历程的理解实现人生升华、成长进步,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单位均为大连海事大学。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