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花开“杏福岭”——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之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08     作者:张多钧 咸文静 才贡加 殷之皓

编者按

为深入宣传报道青海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平台载体和典型引领作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的青海实践,本报即日起推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系列调研报道,从小角度、深层次、多领域充分宣传全省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转化路径的生动举措,立体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3月29日清晨,朝阳正暖,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大红岭村,一棵杏树的枯枝上,一朵洁白的杏花悄然绽放,杏福岭的春天来了。

距离平安区5公里处的西南侧,有一座荒山。因山体呈红褐色,被称为大红岭。20世纪90年代,大红岭是海东地区的国营良种场。因干旱缺水和土质原因,良种场未能有效运营,一直荒废了30多年。

家住大红岭山下的俞四贤记忆犹新,“那时的山上,一年到头就两种颜色,要么是雪的白色,要么是山的红色。山上不长草,一下雨,冲下来的都是红泥浆,遇大风天,更是灰蒙蒙的,啥都看不见,真的是风吹羊毛跑,地上不见草。”

如今的大红岭是五彩缤纷的,春天,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宛如一片童话世界;夏季,满眼的绿意,像是大地披上了红绿相间的毯子;秋季,杏子和树叶的金黄,衬托出一片丰收的美景,当地群众将大红岭称为“杏福岭”。

如此反差,与罗彬息息相关。

绿起来:荒山变青山

是要“钱袋子”还是“绿叶子”?

这曾是摆在罗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2001年6月,从部队退役后的罗彬开始创业,成立了一家建材工程安装公司,就在生意越做越红火的时候,远在西藏昌都经营家庭农场的姑姑找上门,希望他能过去帮忙。

随后几年,罗彬将家庭农场成功转型为林果经营公司。那段时间,他不仅学到了林果种苗的培育、种植和经营技艺,更看到了林业经济特别是优质苗木经营的市场前景。

2011年1月,通过海东市招商引资,罗彬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创办了青海宏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哈拉直沟乡流转26.67公顷土地建设苗木栽培基地,从事各类苗木花卉、名贵树种、草坪、盆景培育和销售。

自建设育苗基地开始,罗彬就想找到一个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经济林树种。他从新疆引种一棵优质杏,通过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和公司团队做了大量科研考察工作后,经历长达7年时间,培育了一株特有树种——青宏杏。

2017年年底,通过青海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青宏杏被确定为青海省省级林木良种,生态林适宜在青海东部地区海拔2800米以下栽培,经济林适宜在青海东部地区海拔2600米以下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栽培。

2018年春,罗彬在大红岭种下了第一批33.33公顷青宏杏,因项目区灌溉主管道年久失修,通水管爆裂,使水流无法送达项目区,看着刚栽种下的幼苗,罗彬内心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使用车拉,也要将水送到山顶。”

于是,罗彬组织8台水车从平安城区运水上山。每台车每拉一趟水的成本在300元左右,然而这一拉就是两年。人工浇灌的办法使第一批青红杏在大红岭扎根展叶,打破了红土不长树的历史。

眼看昔日荒山变了模样,平安区第一时间拨出专款1600万元,为绿化工程所需的水利灌溉、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注入资金动力。由区政府协调出资新建的大红岭提灌站于2019年底通水,杏福岭上杏树枝繁叶茂,青宏杏也于2020年结出累累硕果。

“看着漫山的青宏杏,内心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这些年的艰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罗彬激动地说。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杏福岭上已种植240公顷青宏杏和60多公顷针阔灌景观林,共计28万株,成活率达95%,区域绿化面积达60%以上。

罗彬告诉记者,绿化荒山只是平安大红岭生态田园综合开发一期项目,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

活起来:耕地变果园

“既然选择了这片荒山,就没想过放弃。”罗彬告诉记者,青宏杏的名字,“青”指的是青海,虽然品种是从新疆引进的,但它在青海比较适宜生长,“宏”字是因为整个培育过程,是由青海宏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所以成功之后把名字定成了青宏杏。

2018年,在平安区政府的支持下,依托青洽会,青海宏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平安区政府成功签订了“平安区大红岭生态田园综合开发项目”,项目结合海东市平安区农、林、牧、文、旅等特色资源,倾力打造以生态复合农业为载体,集特色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科研培训、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森林康养等于一体的“生态田园”经济综合体。

罗彬说,他计划利用8至10年时间把这片红土地规划建成超级生态田园综合体,主要包括以青宏杏经济林种植区、田园科普体验区、综合服务区、花海生态景观区、动物饲养体验区、郊野山体体验区、森林康养区七个充盈浓浓乡情的功能型片区,让这片寂静的沃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2023年,青宏杏首次营收。青海宏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将青宏杏制成杏干,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精品礼盒装卖到了188元的价格,礼盒内有60颗左右的杏干。新鲜杏子还可以采摘,每公斤120元。杏核加工成开口杏仁,还有新研发的杏子酒。

从2023年开始,罗彬在杏福岭倾力打造古驿乐野研学基地。基地现有研学教学场地3000平方米,开设了彩陶考古、泥塑手工、无人机制作、恐龙考古、野外寻宝、劳动实践教育等主题研学课程。

“我们专门聘请了6名研学导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紧紧围绕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又兼顾活动本身的趣味性。”

依托杏福岭成片的杏树,平安区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杏花节,在杏福岭,相遇平安与春天的约定。

今年,罗彬将继续依托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春风,补植补栽杏树,研发杏子衍生产品,算好创业当中的“生态”“经济”“民生”三本账,理顺“社会公益”“短期利益”“长期效益”三方关系,使生态治理下的田园经济综合体做到绿富同兴、绿富同行。

富起来:荒原变宝地

荒山变果园,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绿色效益,还让罗彬实现了创业梦想,更重要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门路。

眼下正当植树季节,大红岭的山坡上随处可见忙碌的群众,栽种树木、基础维修、浇水施肥……这些村民除了大红岭村附近的村民之外,还有来自互助县务工的村民。

“在这工作离家近,工作任务不繁重,每天就是栽树,关键还很稳定,我已经在这儿工作4年了。”来自沈家村的俞金兰今年58岁,以前一家三口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她外出务农和打零工。工地上的工作并不轻松,收入也不稳定。现在的工作工资稳定,每天就是给树浇水,日工资100元,还有车辆接送,车程不到10分钟。

目前,已栽植的青宏杏已成林进入挂果期,预计年产量1500吨,产值1500万元;同时,文旅项目已投入运营,预估年接待游客30000人次,可实现年营收500万元。项目运营可带动就业200人,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意义重大。

相对于俞金兰的季节性用工不同,村民樊富业如今是公司固定员工。

早些年,樊富业在村里开着一个电焊铺,生意时好时坏。2012年,樊富业来到杏福岭,利用掌握的电焊技术,在杏福岭焊接水管,维修杏树浇水设施,月工资5500元。杏福岭每年营业九个月,九个月当中樊富业拿的是全额工资,另外三个月只需要在公司值班,月入2600元。樊富业的妻子在村里经营着一间小卖部,家里的日常花销支出足够了。

“离家近,工作又稳定,赚的还比以前多。”樊富业对于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

平安大红岭生态田园综合开发项目是体系性发展生态产业的长期事业,罗彬组织国家和省级科研团队进行了科学的定位研究和产业布局,规划出“一心(杏博园)二翼(南北向褡裢湖花海游览景观视廊,东西向佛掌沟花海游览景观视廊)七片区(青宏杏经济林种植区、田园科普体验区、综合服务区、花海生态景观区、动物饲养体验区、郊野山体体验区、森林康养区)”的大红岭生态田园项目布局结构。

依托大红岭生态田园综合开发项目诸多的产业布局,助推平安区生态治理、产业融合、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如今,一棵棵青色的杏树,一粒粒饱满的杏子,赋予了大红岭绿色的生命。风景秀丽的大红岭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记者手记:

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

无论是从旁人口中听说杏福岭这样一个地方,还是亲眼看到这一座满是红土的山岭,我都很难想象,其背后是怎样一个故事。

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段创业者的奋斗历程。从西藏昌都到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再到平安区,一路走来,罗彬付出的努力,并非我这样一个旁观者三言两语所能言明。就像是初到大红岭时,因灌溉管道年久失修,他下定决心拉水上山,一拉就是两年,又或者是培育青宏杏时,无数次的实验、调研,每一步,都是心血与汗水。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创业者的故事。正如我们所了解到、所看到的那样,原本贫瘠、干旱的大红岭,随着青宏杏、云杉、金叶榆、长枝榆等树木的点缀,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岭”,山绿、景美、业兴、人富的变化正在上演。

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从大江大河到高原丘陵,从乡村沃野到城市绿地,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浓度比2019年下降16.7%;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9.4%;我国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杏福岭,一些收获是具体的、直观的。

对于创业者罗彬来说,“绿叶子”多了,“钱袋子”鼓了,打造超级生态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思路已逐渐清晰;

对于故事的“主角”大红岭来说,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这里已种植了200多公顷青宏杏和60多公顷针阔灌景观林,区域绿化面积达60%以上;

对于原本生活在此的村民来说,春天赏花,秋季摘果,眼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生态绿化示范区和旅游度假首选地,无论是就近务工还是摆摊迎客,都能吃上一碗“绿色饭”。

去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在罗彬的带动下,大红岭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已经逐渐显现,走出了一条荒山绿、生态美、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并不难,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日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记者:咸文静)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