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长期以来,理论基础不足、技术手段缺乏是阻碍防治有‘虫癌’之称的泡型包虫病的国际性难题。此次,我们的研究成果为实现泡型包虫病动态清零提供了全新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4月7日,青海大学包虫病研究团队负责人、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者格日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德国化学会会刊《应用化学—国际版》在线发布。由青海大学格日力教授团队与厦门大学刘刚教授团队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研制包虫病疫苗的创新策略,这项策略可以实现高通量提呈病原体优势抗原表位,激活免疫细胞,提升免疫保护效果,解决了与“虫癌”免疫疗法相关的关键障碍,探索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新疫苗策略。
格日力教授介绍,泡型包虫病因为具有肿瘤样生长和转移能力而被称为“虫癌”。针对这种疾病目前的常规治疗策略是切除寄生虫肿块,并辅以药物治疗。但是,相当数量的患者因为病灶弥漫性分布而无法手术,即便长期给予大剂量化学药物,仍然无法有效阻止病灶进一步生长和扩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次提出这种研制包虫病疫苗的创新策略是抑制“虫癌”发展的有效手段。
课题组主要研究成员汤锋教授介绍,这项研究通过在细胞膜表面展示多房棘球绦虫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一种泡型包虫病特异性的工程化囊泡疫苗,这种疫苗可高效激活树突状细胞,特别是能同时展示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囊泡疫苗并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B细胞形成相互激活的回路,进一步增强免疫效果。疫苗通过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促进,实现对泡型包虫病进展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