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教育实践活动,是关系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塑造价值观和引导行为实践的育人使命,理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依托。因而,要探索促进青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大力推进二者交融发展,促使青海高校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大学生的生态行为和价值取向,使大学生成为理性生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肩负着时代使命,二者在立德树人、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方面具有契合之处,有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从立德树人层面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内容,向大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社会的存在根基、人的行为要求等一系列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等,其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回应和解决大学生“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的基本问题。可见,二者存在一定的教育内容互通。
从能力培养层面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厘清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内化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以期培养大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保护生态的自觉以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培养大学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注重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和谐成长。二者落脚点皆在于学生的行为能力,在于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关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目标。
从价值塑造层面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致力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培养学生在处理自己与自然关系中对善的自觉选择和对恶的自觉摒弃的责任,培育学生与美丽中国建设及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相契合的生态化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地形成为国为民担当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而实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价值目标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前提基础和内在要求。
二、青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展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时指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青海承担着保护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是中国乃至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青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性更加凸显。
第一,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与时俱进、与国家大政方针同向而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深远影响,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之地,青海本土生化衍运出的不同文化形态,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根本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现着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更能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
第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人才支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将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线,以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生态文明内容为点,形成学科交叉综合的面,使生态文明教育作用和范围最大化,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为解决现实生态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青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青海各高校应深刻认识教育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责任,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绿色发展中具有方向上的统一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因而,青海各高校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使绿色发展价值取向更加牢固,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第一,青海高校联合研发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材。2023年6月印发的《青海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实施方案》强调:“创新自然教育内容与实践体系。”这其中就肯定了研发优质教材的重要性。近年来,《西宁教育“绿色发展”校本教材》《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青少年版)》《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系列丛书》逐步出版发行,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能够协调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之间的平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同样需要特定教材。关于教材内容,一是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合理性,理顺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二是介绍生态文明和思想政治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结合青海及其他典型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反应,使其能够更好地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提高思政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思政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力量,但在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背景下,思政教师应解决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从而在维持原有专业优势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发挥自身引领作用。一方面,青海各高校在组织教师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学习和研讨的基础上,还要依托青海生态资源优势(如西宁野生动物园、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思政教师实践研学活动。这既能让思政教师了解青海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底蕴,又能让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使生态文明教育持续性高质量开展。另一方面,青海高校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藏医药学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这为推进青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要鼓励思政教师跨学科合作,打造“思政红+生态绿”课程,推进各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这既能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培养,也能提高思政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生态素养。
第三,优化校园生态人文环境。2023年10月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态学校评定导则》,其中校园环境、校园建筑和校园绿化都被列为评定指标。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不仅是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土壤,还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环境中,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育人氛围,也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优势。优化校园生态人文环境,一方面是物质生态人文环境,近年来青海省持续加快绿色校园建设,各高校将树木与树人有机结合,校园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高校要更加重视绿色景观在校内的布局,培养学生生态审美意识;在校内摆放对青海省生态保护等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雕塑并展示人物事迹等。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态人文环境,它具有隐性功能,各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宣传栏打造“民族+生态”等板块的文化长廊;以“世界环境日”“三下乡”社会实践等节日和活动为契机,让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项目,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