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坚定文化自信 巩固文化主体性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9     作者:杨霖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文化主体性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坚持与发展,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关系文化活力的激发和增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维护好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努力推动青海地域文化创新发展,进而在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文化主体性强则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程度高。回望历史,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党领导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也是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文明发展历程。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既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巩固文化主体性,既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发展趋向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也需要全面把握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深刻认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为巩固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从而更好立足新的实践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事实证明,以文化主体性为基础建构起的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坚固基石。同时,只有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具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自觉。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指称的是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范式;“一体”指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集中表达,代表了民族发展的主线和价值公约数。在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内涵。青海是三江之源、万山之宗,更是一个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大家庭。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创新能力强则文化的主体性强。站在新的起点上,深耕人文沃土,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青海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河湟文化是黄河四大文化之一,是在古羌戎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以中原文明为主干,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的包容并举、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其文化内涵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厚重性、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民间文化的多元性、生态文化的立体性。特别是中华文明的繁荣光大,与昆仑神话有着直接的关联。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从现代地理学的视角去考证,还是从文化渊源的联系来解读,昆仑神话的生成与演变始终脱离不了青海这块古老的土地……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今天的中华文化,正展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更强大的感召力。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入的融合。今天,在青海,灿烂文化积蓄自信底气。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高原文化交相辉映,“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彩陶故里”“原子城”“热贡艺术”等文化标识更加鲜亮……青海形象已经从生态静美的高原明珠,升华为厚重耀眼的文化热土。我们要以青海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引导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彰显大美青海无穷魅力。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遗项目系统保护传承,挖掘和弘扬高原各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建好河湟、热贡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设立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加快黄河、长江、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要坚持守正引领导向,创新打造亮色,找准传承与创新的最佳结合点,把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目搬上舞台,助推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曲”登上大雅之堂,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深入挖掘青海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昆仑文化、河湟文化、江源文化博大内涵,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持续扩大大美青海、生态高地、旅游净地品牌影响力,切实发挥文旅产业对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共同富裕的“硬支撑”。要完善青海文化资源库,把各地历史文脉的梳理推介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充分结合,通过本地化、定制化、生活化展示,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感受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实现非遗与人民共鸣、共情、共享的目的。要加强与沿黄九省区的文化交流、对接,推动青海地域文化和各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构筑更加开放、更为协调、更具创新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全国各族人民携手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进步,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汇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伟力。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