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海:胡兀鹫和狼共同现身大通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4-05-10     作者:樊娅楠

黄南新闻网讯   5月6日,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刘建民在保护区核心区哈尔金沟收回的红外相机中,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

一段简短的视频中,一只似鹰又似秃鹫的黑褐色“大鸟”,迈着轻快稳健的步伐缓缓靠近食物,认真仔细观察后,开始享受美餐。

一头、两头、三头……另一段视频中,不断出现体型健硕的狼的身影,它们时而低头嗅闻气味,时而前爪、后爪一起蹬地,悠闲自在。

此次发现令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欣喜不已。据了解,胡兀鹫别名大胡子鹫,因嘴下吊着一撮乌黑的胡须而得名,是世界上唯一嗜食骨头的鸟类,因数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的出现,进一步反映出该自然区域内食物链正在加速形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西宁市唯一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南麓,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域,森林覆盖率达65.4%,98%的森林为天然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涵盖了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这里被誉为西宁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

为实时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及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近年来,保护区管理局全面深化党建引领,持续加强野外红外相机监测工作,同步开展野生动物监测项目,稳步扩大监测区域。根据动物留下的活动痕迹,先后布设红外相机300余台,布设范围基本覆盖了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区域,所拍摄到雪豹、马麝、荒漠猫、猞猁、黑鹳、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宝贵影像,进一步充实了保护区科研数据库,为今后资源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