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共治善治智治 把烦心事解决在“家门口”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3     作者:魏爽

拓展网格“微服务”领域,关注辖区热点问题,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建立“党建+网格+联动+服务”治理预警与防范机制,“有诉必应马上办”办出高效率,“未诉先办”办出居民群众满意度;相关部门机构集中办公,帮助群众“一站式”解决急难愁盼……

如何将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始终贯彻“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理念,创新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三力”,着力打造“兴海之治”一张名片,有效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法持续走深走实,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质效。

5月14日,西宁市城西区兴胜巷社区“红袖标”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辖区内有人在私装地锁,围观的居民意见很大。为杜绝矛盾升级,消除安全隐患,该社区党委及时协调组织街道城管、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物业及小区业主代表召开“议事协商会”,最终经过协商达成由物业统一规范管理车辆进出小区及停放等相关事宜,第一时间清除了私装的地锁,消除了安全隐患。

“年龄大了,高血压严重,腿脚又不灵便,感谢你们带着老中医来小区给我们看病。”“我母亲有病,长期卧床,我打工收入不高,还要供养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家庭生活很困难,感谢你们将我急需的电炒锅送给我。”

这些都是兴海路街道提升为民服务品质的缩影,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环。该街道组织“石榴籽家园”、红色帮帮团、进社区的在职党员等有生力量,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微心愿”收集和急难愁盼问题摸排,先后组织认领老弱病残及特殊人群需要电饭锅、轮椅、助听器等“微心愿”120多个,解决管网老化、楼房渗漏、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30多个,举办16期创业培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46人,18户残疾人家庭分享到无障碍设施改造政策“红利”,430万元各种惠民政策资金如期发放到位,惠及4000多名居民。

“兴海路77号院路面长期淌水的投诉单,是兴胜巷社区出现的问题,认领。”“人防家属院下水管堵塞,物业维修要求收费,居民认为不合理的投诉单,归中华巷社区,没有争议。”“黄河路6号院,机动三轮车损坏小区大门的投诉单,尕寺巷社区接单处理。”这是兴海路街道召开工作例会的一幕场景。

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兴介绍,我们通过“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办公室接到“12345”热线派单后,依据问题发生所在小区,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工作联系群、私人微信、上门送单“四种方式”,组织负责领导、相应部门和社区党委进行认领,全力打通居民心中的“堵点”。

聚焦“六多六难”治理实际,该街道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五级联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两新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新业态、物业公司等,签订协议书,明确督导权限,确保组织引领到位。同时,积极发动老党员、楼院(栋)长和热情居民积极参与网格化治理工作,确保形成组织带动、联创共建队伍担当、“红袖标”志愿者和居民参与“一张网”构建到位。针对民生诉求、上级派单、“每日打卡一小时”等活动中收集到的民生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开展研判、认领和解答活动,以点带面激励各方力量担当作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居民白天要上班,只有通过‘民情夜访’,才能把大家聚在一起。”尕寺巷社区党委书记魏雪琴介绍,每周四晚上,我们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红袖标志愿者等力量,深入小区楼院或居民家中,征询小区治理意见建议和民生矛盾纠纷等问题,共同研究解决。

“感谢你们接到我的诉求后,及时调解帮我讨要回2个月的‘血汗钱’。”前不久,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草场村一村民打电话向兴海路街道办事处劳动监察中队表示感谢。今年以来,该街道通过开展党建引领“未诉先办”系列活动,聚焦居民用水取暖、欠薪讨薪等季节性周期性问题,开展前瞻治理,“抢答”民众诉求,接到各类民生诉求132件(次),全部解决回应。

对居民需求的快速响应,得益于党建引领的高效治理。兴海路街道依靠“党建+网格化”治理作为重点,通过“民情夜访”“移动议事”“周五说事”工作法,不定期动员“一所三官一律”开展每月一次“十进”系列活动,宣讲法律法规常识,现场听取居民群众对社区治理的“微声音”,共同解决小区大事要事,许多居民见党员志愿者干得卖力,也参与了进来。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汇集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兴海路街道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让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刘小蓉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