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做好传承实践的一份子——“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六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3     作者:李庆玲

微信截图_20240523095326.png

那达慕大会赛马。乌席勒供图

润雨如酥,润泽高原诗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从高空俯瞰,一条如玉带般的巴音河蜿蜒穿城而过。河西岸,几座颇具艺术风格的现代建筑簇拥着,那达慕主题文化馆就在其中。

5月17日,在那达慕主题文化馆见到乌席勒时,他正在办公室整理一盘录音带。乌席勒非常认真,短短1秒钟的内容,操作按键反复回放十几次,不停地和前后对比衔接,最后才动手记录下来。

“这些录音带是1984年录制的,我们从中整理出一盘乌子尔老艺人说唱的德都蒙古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已经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乌席勒说,这几年一直在利用空闲时间整理录音,工作量非常大,但却甘之如饴。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节庆、娱乐、游戏”之意,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草原风景最美、牲畜最肥壮的夏秋季节举行。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是我国唯一一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每年七八月,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欢聚那达慕,唱歌跳舞祝丰收,开展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那达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乌席勒与那达慕有着注定的缘分。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勇敢的少年是家乡那达慕大会上的佼佼者,而真正开启那达慕的文化传承是在1983年。

这一年,乌兰县举办那达慕大会,这是海西历史上的首届那达慕大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乌席勒全程参与。期间,他与同事联手创作绘制完成了《摔跤》《赛马》《射箭》《欢庆那达慕》4幅宣传画,并以自学的摄影技术,用相机将盛会的精彩片段永久定格在了胶片上。

不断策划丰富那达慕大会的内容、全程记录拍摄那达慕大会、搜集整理德都蒙古文化中的祝词、民歌、史诗等,拍摄完成纪录片《溯源德都蒙古那达慕》……这些年来,乌席勒为那达慕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工作,也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2021年底,中国首家以那达慕为主题的文化馆在德令哈建成开馆,馆内展示的正是乌席勒用镜头记录的海西州那达慕四十年的全景影像和十年的青海那达慕历史文化调查记录。

那达慕的起源是否与青海湖祭海会盟有关,蒙古族的“三棋三牌”与常见的棋类玩法有何不同,“男儿三艺”与成吉思汗军训有什么关系,围鹿棋怎么下……游客走进那达慕主题文化馆,尽情徜徉在草原盛会所流淌的非遗文化长河中。

那达慕大会不仅有竞技类比赛和娱乐项目,它更是一个全面展示德都蒙古文化发展的平台和窗口。在每一届那达慕大会上,来自各地独具特色的餐饮美食、服装服饰、手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汇聚一堂,尽情展示,这些内容是那达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的技艺也历经了时间的荡涤和传承的努力。

在那达慕主题文化馆旁,是乌席勒申请创办的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传承馆、青绣馆和体验馆,这里是一处传承人传承发展的平台。走进蒙古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州级传承人卫东的传习室,展示柜上整齐摆放着精美的马鞍、笼套、皮绳索等马具系列手工艺品。

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卫东从12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马具制作,作为最早一批入驻基地的传承人,卫东说:“依靠基地,我们有了一个固定的传承技艺场地,现在手工订单也慢慢多了起来,依靠非遗手艺有了收入。”

“狼头图案好看”“白底搭配橘色的线很突出”“一定要画得大气”……在毡秀传习室,传承人红英和绣娘正在讨论一批蒙古族毡秀订单的设计。红英介绍,目前基地的毡秀作品已经接到了浙江的订单,近百名绣娘在家里靠做绣品有了收入。

“非遗传承的是手艺,让传承人靠手艺有收入,才能让手艺活下去。”乌席勒说,目前基地已有20多个传承人入驻,包括正骨复位疗法、德都蒙古木雕、蒙古族刺绣、毡绣、藏族服饰等,他们的传习室每天会迎来大量游客参观和沉浸式体验。

从古至今,那达慕充满生机而活态地传承着蒙古族生态、信仰、竞技、饮食和游牧文化,是青海大地上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而那达慕大会举办的一系列包括开幕式、搏克、赛马、传统射箭、非遗展、摄影展等丰富的活动内容,也唱响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好声音”,不断助推海西州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乌席勒很喜欢泰戈尔的这段名言,他说他本人就是众多民族文化传承实践者中的一叶一份子,做好那达慕的传承,是他穷尽此生而努力的事。

这几天,乌席勒正在进行“怎样运用好民间组织力量去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跑遍海西州各个市县,他们发现了很多好的传承现象。

“因为赛马的人多了,天峻县的牧民几乎家家户户养起了马。乌兰县一匹好的赛马卖出去价值六十六万元,小马驹价格也不错。德令哈的民间射箭队参加很多大赛取得了好成绩……扎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那达慕,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它的保护和传承中。”乌席勒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