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也因此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推动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开展“大思政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国家、社会、历史以及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开展“大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基于此,探讨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建设与实践的创新策略是当今高校有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材相对陈旧,缺乏针对性,未及时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更新,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其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以教师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和理解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知”与“行”脱节,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思政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再次,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足。同时,部分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评价体系尚不完整,评价方法单一落后,评价效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有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建设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材,增强课程实用性和时代感。思政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思政教材是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思政教学内容和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发挥其应有之义。具体而言,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材编写理念,从“灌输式”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思政教材内容应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为底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再次,教材编写时应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文字和图片,教材的编排和设计也应注重美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年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还关系到民族的繁荣进步和个人的前途命运。由于传统思政教学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难以内化为实际行动。为了克服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的局限性,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推动思政教育跨学科融合,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例如借鉴心理学教育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开展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借鉴社会学中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的关注,将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提高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分析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助力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思政知识,使其先内化于心,后外化于行。再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提问和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学习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和引路人,也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核心。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思政教育质量,因此,应不断优化我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完善师资培训与选拔机制。针对在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可包括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针对未入职教师,应优化和提高选拔标准,引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优秀人才。其次,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加强教师的道德品质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再次,需要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相关教学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吸收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内生动力,推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教育评价体系是衡量高校“大思政课”课程质量、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应注重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以综合评价学生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理论素养、实践能力表现等多方面的内容。构建“大思政课”教育评价体系,首先需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高校“大思政课”评价指标应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表现、创新创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并关注学生的中长期发展,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以综合评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成果、综合素质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线上调查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再次,需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运用。高校应根据评价结果对“大思政课”育人建设进行持续改进,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整培养方案,进而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建设将面临更多挑战。在此背景下,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不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思政教师评价体系。只有全社会携手努力,才能书写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赵秀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