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融合场景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30     作者:赵 霞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读者阅读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图书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智慧阅读空间作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仍存在服务模式单一、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亟须探索新的构建理念和策略。场景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强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根据不同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场景理论引入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满意度,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基于此,笔者将探讨融合场景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策略,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参考。

融合场景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价值

一是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满足多样化需求。融合场景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强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通过打造多元化的阅读场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同时,智慧阅读空间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学习目的和情绪状态等因素,提供针对性的阅读资源和服务,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二是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发展。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数字时代读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智慧阅读空间通过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可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体验化升级,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阅读服务。

融合场景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策略

一是打造多元阅读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应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行为特征,打造多元化的阅读场景,营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可秉承“大阅读”理念,将网络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紧密链接,让耳朵“阅读”、线上阅读成为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中的读书“新姿态”。可将网络原创作品、传统印本文献、口述历史资料等纳入知识储蓄范畴,通过语义关联及智能挖掘,实现智慧化知识图谱,为读者快速便捷获取高质量知识信息创造可能。同时,可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身临其境的阅读场景,如古典书房、未来图书馆等,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二是融入智能化技术,提供个性精准服务。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应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阅读服务。通过对读者借阅历史、阅读行为、兴趣偏好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智慧阅读空间可以提供智能推荐、个性化定制等服务,为读者推荐适合的图书资源和阅读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问答、智能检索等服务,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和准确性。在空间管理方面,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馆藏定位、座位预约、环境监测等智能化管理,以提升空间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三是优化空间布局设计,塑造智慧阅读环境。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的布局设计应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本性的原则,以塑造智慧化、个性化、舒适化的阅读环境。在空间布局上,应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分区,如安静阅读区、交流讨论区、数字体验区等,并通过隔音、隔断等措施,保证不同区域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同时,应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采用可移动的设备和隔断,实现空间的多功能转换和个性化组合。在设施配置上,应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如自助借还设备、智能检索系统、数字阅读终端等,以提升读者的使用便捷性和体验感。此外,还应注重空间的生态化设计,运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自然采光和通风等设计,营造健康舒适的阅读环境,提升读者的身心愉悦度。

融合场景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是图书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未来,图书馆应继续探索场景理论在智慧阅读空间构建中的应用,不断完善服务策略,为读者营造更加智慧、舒适、高效的阅读环境,推动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

〔作者:赵霞,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读者服务。〕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