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培优提质, 聚力打造“青”字号农产品品牌——经济新观察11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2     作者:杨燕玲

近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天峻藏羊”“天峻牦牛”被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一则简短的消息,折射的是“青”字号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繁盛景象。

青海地处祖国西部,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农牧业是重要产业之一。特别是畜牧养殖产业,已成为青海省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青海高标准投入建设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基地、开展化肥农药“双减”行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立特色农畜产品品牌等,全力推动农牧业向更好、更新方向发展,这也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底色越来越鲜亮。

一系列举措带动的效果不言而喻,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在品牌打造上。现在,茶卡盐、牦牛肉干、柴达木枸杞、青稞面、富硒菜籽油、牦牛酸奶……这些“青”字号的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已陆续在国内主要市场站稳了脚跟,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925个,农牧业品牌化联农带农富农作用日渐凸显。

如今,青海农畜产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在农畜产品品牌打造上我们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不重视产品品牌建设投入,导致市场竞争力差,产品辨识度较低;品牌层次不高、附加值少;品牌稳定性差、持续供给能力弱;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品牌文化挖掘、研究和推广不够等等。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转型提质是十分迫切的。加强农牧品牌建设是农牧业转型提质的重要方面。在建立品牌化的过程中,最关键就是提升品质,进而增强竞争力,这就要求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也就是更加注重对接消费需求,不断进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只有品牌“立起来”,好产品才能“走出去”。近几年,青海坚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现有1.5亿多亩有机监测草原,800多万头(只)牛羊已实现原产地溯源,鲑鳟鱼产量占全国的近四成,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等生产基地。面对如此多的高品质农牧产品,我们不仅要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还要培育更多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从单产业公用品牌,发展更强劲的企业品牌,让青海的农畜产品有质的提升,让其因品牌而兴,也因品牌而名。

今年第八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上,青海省9家企业参加线下活动,茶卡盐、牛肉干、酸奶、马铃薯淀粉等“青字号”产品亮相中国品牌日平台。这是对外宣传青海优质产品的有效举措,接下来我们还要更加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力度,唱响一批品质过硬、产品突出、诚信经营的农畜产品品牌,让品牌成为品质的“代名词”,不断提升青海农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加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是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绿色有机地标认证(登记),现在青海的一大批优质农牧产品拿到了省外市场的“敲门砖”,我们还要再接再厉,想办法做好特色农畜产品中高端市场、海外市场,让“青”字号品牌更响亮,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