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以俭修身 以俭兴业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27     作者:潘铎印

“俭者,美德也。人能尚俭,则于修德之事有所补。”崇俭戒奢、以俭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节俭朴素、不奢不侈,乃德之本色。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以让人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从反面看,“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浪费不加约束便会滋长奢靡腐化之风。纵观现实,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丧失理想信念,就是从弃俭逐奢、生活腐化开始的。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是廉之始,廉是俭之成,必须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以俭修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育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外界重重的诱惑和压力,党员干部要保持定力,坚守道德底线和政治品格,以廉俭为基点,抑制贪念,防微杜渐,不断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固本培元、补钙壮骨,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自我约束,筑牢廉洁自律之坝,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作风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养成俭朴之风贵在“常”和“长”,始终坚持以俭朴勤勉、克己奉公为荣,以贪图安逸、奢侈浪费为耻,在日常生活中节制欲望、抵抗诱惑、淡泊名利,形成克己奉公、拒腐崇廉、戒奢尚俭的自觉。党员干部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就要把节俭朴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奢靡所诱、不为世风所染,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以廉立身、以俭传家,让朴素节俭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将廉洁自律、公证无私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惟俭者兴,惟勤者强。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个体修身之基、家庭和睦之要,也是治国兴国强国之道。党员干部应懂得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自觉养成俭朴之风,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