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在城市公共建筑中具有公共性、文化性、教育性等特点,肩负着提供社会文化教育的重任。其以文化藏品为教育资源,常以举办主题展览的方式来发挥其文化传播与思想教化作用,游客通过展览,了解其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可提升文化修养、塑造价值理念、提升精神面貌。诚然,这一模式也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通过展示系列红色文化遗产,如通信手稿、会议纪要、红色老物件以及在红色革命历程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展品,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革命征程之艰辛、革命先辈之英勇、革命精神之伟大,让学生全面了解党的性质、使命,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实现精神上的红色洗礼。具体而言,博物馆红色主题展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学校思政教育多年来依循固有模式实施教学,缺乏创新,导致思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政课程教学成效。将思政课堂开到博物馆,以博物馆红色主题展览推进学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发挥实践思政教育效用,提升文化育人成效,是解决当前学校思政教育创新不足的有益尝试。依托博物馆红色主题展览,学校可借机对思政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占比;还可借机构建新的育人模式,让博物馆参与到学生思政教育中来,发挥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优势,建立多主体育人模式,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多元、立体的思政教育。同时,红色展览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属性、价值和形成过程,更好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课程的融合,加快文化育人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红色文化作为见证我党伟大发展历程的优秀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优秀品质和卓越建设能力,其中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和强大教化育人能量,已成为各学校、各机关单位开展思想党性教育的优质素材。学校以博物馆为思政教育的第二阵地,以红色文化为思想教育媒介,以展览的形式为实践教育的切入口,是将红色文化纳入学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良好契机,对于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来说是一项有益的完善与补充。一来,红色文化有思想理论文化和物质性文化遗产两大类,可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应用,将有效拓宽传统思政教育路径。二来,红色文化相比理论性较强、抽象难懂的思政知识体系来说,内容更加生动、多样,形式更为具体、丰富,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来,对学生来说,红色文化展览相比传统思政课堂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开拓学生文化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人文修养。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博物馆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览是思政教育创新的大胆尝试,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路径。沿着这一思路,还可进一步延伸教育链条,通过举办红色文化研学、红色文化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趣味活动、红色文学经典阅读、红色文化讲座等活动,丰富红色文化介入思政教育途径,增强学校思政教育育人实效。同时,就红色主题展览来说,在提升学校思政育人成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一,红色主题展览经历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及分类,其中汇聚着权威性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学校建立共享红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提供了优质素材及丰富元素。其二,红色主题展览是生动鲜活的“五史”教材,能够发挥重要的历史育人效能,不仅可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高度,也可多角度、全方位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及育人水平,有利于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构建新时代思政课长效机制。其三,红色主题展览集触摸、沉浸、可视、体验、互动等技术于一体,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管理、切身体验、汇聚展示,是新时代数字赋能思政教育的有力彰显,通过空间浓缩时间,有效突破了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可实现思政教育政治性、数字性、思想性的有机统一。
〔作者:高家玮,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