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7月7日,2024“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拉开战幕。值得关注的是,本届环湖赛吸引了比利时欧倍青-德科尼克车队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车队2支世界队参加,央视全程直播8个赛段的比赛。此外,赛事促进体育赛事与“农体文旅商”多元融合发展,激发体育消费潜能,带动形成青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比赛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
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7月6日在西宁市开幕,7月7日在西宁市展开第一赛段争夺,赛事全程共设8个赛段,途经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总距离1255公里,比赛距离1193公里,荣誉骑行12公里,转场距离50公里,7月14日在金色门源百亩油菜花海闭幕。
环湖赛以海拔最高、难度最大闻名于世。本届线路包含平路、山地、丘陵等丰富的赛段类型,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既凸显了环湖赛的特色,又强化了赛段之间的顺畅衔接,专业性进一步增强。赛事设置个人总成绩冠军、爬山积分冠军、冲刺积分冠军、亚洲最佳车手、团体总积分、亚洲团体积分等奖项。
届时,有来自世界四大洲13个国家22支队伍的15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世界队2支、职业队5支、洲际队15支。值得关注的是,参赛的2支世界队比利时欧倍青-德科尼克车队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车队,前者可谓是本届环湖赛级别和名气最高的车队,后者是一支来自亚洲的车队,在国内有着不错的关注度。车迷们可以在本届环湖赛一睹两支世界车队的风采。
长距离高海拔赛道难度渐进
今年的环湖赛除了第一赛段西宁到多巴来回50公里转场外,之后再无转场,全程首尾相连。
8个赛段的难度分布上,第三赛段互助至贵德全程200余公里。选手们不仅要面对两个高难度爬坡过程的考验,还要面临天气骤变的突发情况。第四赛段贵德至共和,选手们将迎来首次海拔达到3700米以上的两个高山爬坡考验,之后更是长达80公里的下坡路段。
第六赛段西海镇至祁连,第七赛段祁连至门源,选手们进入高原草地和油菜花海赛段后,伴随着沿途独特的高原风景,长距离、高海拔难度渐进的赛道将接踵而来,无疑会给各队车手带来严峻的考验。
具体比赛时间和路线为,7月7日(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全程121公里;7月8日(第二赛段),多巴至互助,全程112公里;7月9日(第三赛段),互助至贵德,全程202公里;7月10日(第四赛段),贵德至共和,全程136公里;7月11日(第五赛段),共和至西海镇,全程126公里;7月12日(第六赛段),西海镇至祁连,全程206公里;7月13日(第七赛段),祁连至门源,全程169公里;7月14日(第八赛段),门源花海赛段,全程121公里。
8个赛段全程电视直播
第二十三届环湖赛将继续实现全程电视直播,8个赛段将通过中央电视台、青海卫视向广大观众呈现完整的比赛过程和精彩的赛事瞬间。同步向国际电视频道、网络直播平台投放,直播信号覆盖国家提升10%。
加强融媒体传播与推广,着力打造集“报、台、网、微、端、屏”为一体的全媒体融合传播矩阵,高频次、全方位立体报道,持续扩大宣传效应,创造更高的媒体价值。
发挥平台优势,完善产业链条,组织举办环湖赛嘉年华,开发赛事特许商品,搭建环湖赛网上商城,发展器材装备销售租赁、骑行培训、骑行旅游等产业业态,挖掘赛事产业价值。强化文化旅游推介,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激发赛事社会价值。
“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
7月,青海迎来最美的季节,赛事线路勾勒全域美景,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赛事线路串联幸福西宁、万象海东、圣洁海南、梦幻海北,途经西宁海湖湿地公园、互助北山森林公园、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青海湖景区、中国原子城、祁连卓尔山、祁连山大草原、门源百里油菜花海等青海热门旅游景区,全景展示青海大地草原、湖泊、河流、森林、雪山、花海、峡谷绘就的大美画卷,充分展现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独特优势、宏阔前景和资源禀赋。
本届赛事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品牌赛事引领带动专项行动,深化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积极构建体育赛事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农畜产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坚持用“融”的理念,推动“农体文旅商”产业深度融合;用“融”的思路,高标准抓好赛事供给;用“融”的机制,推进“体育+”向“+体育”转变,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充分彰显体育赛事带动效应,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换为经济的“增量”,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影响力和美誉度,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赛事坚持以“绿色、人文、和谐、体验”为主题,秉持“绿色、共享、开放、节俭”办赛理念,统筹体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促进体育赛事与“农体文旅商”多元融合发展,激发体育消费潜能,带动形成青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托青海独特的资源禀赋,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扩大国际交流,推动立体发展,树立中国公路自行车赛事标杆,打造具备国际视野、体现世界水平、展示中国特色的百年赛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