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指出:“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青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青海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前进路径,为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提供了新方案,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锚定绿色算力共创新质未来
在数字化时代,“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具有倍增和持续效应,有研究表明,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证明了算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明显。因此,“算力”成为了各地方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要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是前提。提升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促进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增强绿色算力供给水平,是算力产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算力作为一种在满足计算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新型生产力,其发展需要满足区位、能源、科技、资本、数据、平台、应用等要素资源的汇集。拥有新型领先电力系统,地理位置上东部地区接近国家地理中心,以及极具特色的“冷、干、净”气候条件的青海,自然成为绿色算力发展非常好的选择之地。
在这样的独特优势下,青海主动融入“东数西算”“东数西存”“东数西训”的国家布局,推进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截至2023年底,我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4.3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稳步扩张;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2.8%,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84.5%,均居全国首位,新能源上网电价全国最低。青海雨色大数据中心、重庆亿众“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青海昆仑智能算力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我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也在2023年顺利建成,运行一年来减碳量约30万吨,实现数据中心“碳中和”,实现真正“零碳”排放,成为中国首个零碳数据中心。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我省进一步发展绿色算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然也要看到,青海绿色算力的发展仍然存在电力成本相较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较高、算力规模相较全国总量较小、绿电比例离100%仍有差距、“五个错配”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要在产业培育、绿电支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深入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融合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体系。一是我省可以学习河南省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方案,加快实施覆盖光伏产业园和大数据园区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增加新能源消纳量并降低园区电价,并以此为示范区进一步加强推广;制定具有奖补性质的绿色算力产业政策,降低绿算中心运营成本,间接降低其用电成本。二是加大政策投入及金融支持,推动大模型产业落地青海;以“大力发展智算,积极发展超算,有序发展通算”的发展思路,持续优化“数据援青”提高招商效率;按照“1+2+N”绿色算力基地发展布局,结合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大稳定、小调整、自趋优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三是大力推动算电融合创新发展,争创青海“国家算电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破解“五大错配”的问题,依托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绿色算力产业园,形成“清洁能源+绿色算力”双基地,探索新能源直供电模式,有效提升绿电消费。
二、探索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新路径
青海在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一条能源“大动脉”、一片致富光伏板、一条能源装备全产业链;在地处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有独特的地质地貌与高原气候孕育出形态各异的峡谷景观、湖泊河流、高原草地、沙漠等各类景观资源;0.08亿公顷的有机监测草原孕育着膘肥体壮的牦牛和肉质鲜美的绵羊;柴达木盆地盛产着入选中欧互认的100个地理标志产品“柴达木枸杞”。青海手握资源优势,脚踏转型先机,抓住新质产生力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窗口期”,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产业“四地”,构造新一轮竞争新优势实现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们要依托青海特色资源,以产业“四地”为引领,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碳减排为硬约束条件从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等传统产业入手,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在“高精尖”“特色足”“动力强”的目标下实现并完成青海企业转型升级,制造具有青海特色的高端产品,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世界品牌;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发展模式与企业经营模式,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决定青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青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建设由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产业体系。为此,我们要注入科技动能,实现向“新”发展,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夯实算力基础设施、改造传统基础设施、筑牢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推进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来推进青海的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培育数字技术应用业、发展绿色大数据产业、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来推动青海数字产业化发展。
三、潜心绘制青海生态文明美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面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作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藏高原是具有全球特殊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作为全球大气和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全国和东南亚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器、全球海拔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青海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青海的底色是“绿色”,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的重大历史使命,更是青海工作的底线;生态立省既是青海之于全国大局的担当,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青海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深入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更加稳固。青海草原植被盖度达58.12%,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全省14.6万牧民当上管护员;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雪豹监测数量超1200只,青海湖各种鸟类超60万只。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不完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能源资源总体利用水平不高,环境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充分说明新质生产力必须也必然具备绿色的特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从“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出发,瞄准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科技需求,健全完善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区域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科技体系,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引导资源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流向理念、技术先进的部门,依托丰富而精准的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加快实施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绿色化,从而增加发展的生态成色;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着重在典型脆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解决关系民生的水气土等环境保护问题、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积累一批原创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实现绿色创新能力的培育和转化。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经济“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充分挖掘绿色算力创新应用潜力,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地理信息、智慧应急、智慧文旅、社会治理、智慧教育等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先进数字化平台,形成多层级产业体系,推动绿色算力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不断优化绿色算力产业布局,加速孵化全新算力应用场景,丰富应用类型,以深入推进绿色算力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推动形成绿色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等。
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才决定科技创新成效,教育又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要求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迈上新台阶。因此,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才能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此,我们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通过加大经费投入,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依托科技合作机制,联合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切实发挥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力军”的作用。此外,坚持引育并举,立足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围绕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发现和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立足高原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研究前沿加快培养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同时,通过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优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来保障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教育方面,我们要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对口援青工作,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青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学科,要把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发挥高校基础学科优势,协同攻关、合力育人,增强引领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青海省循化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