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路径探析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2     作者:刘 丹

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机遇,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在“守正”的前提和基础上不断踔厉奋发、与时俱进,从而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守正”之“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与时俱进性,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全球文化更加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但也无法避免地有部分不良思想言论、错误意识形态不断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行为举止。

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坚决守住底线,严防不良思想渗透。局势在变、时代在变,但是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不能变,这也正是高校思政教育之“守正”。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的素材内容可以根据时代因时而变,教学手段也可以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创新,教学主体和客体同样也因为时代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特征,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厘清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即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始终朝着这一方向和目标前进。高校思政教育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不断在创新中坚守本心。

教育内容创新

当代学生是“数字原住民”,从小便接收着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学生思想特征变化,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素材与教学案例的常备常新。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实践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融入思政教学中,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同时,将社会热点与时政新闻作为案例融入思政教育中,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从“以地适种”转变为“以种适地”,正是对思想观念的转变,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办法的体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数字平台,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新思政教育,从而使思政教育“动起来”“活起来”。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讲解这段历史时,可以利用影视剧中的片段,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相关内容。以中国革命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经典文艺作品灿若繁星,是开展思政育人、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素材。

教育实践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高校应深入挖掘社会层面上的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奠定基础。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文化场所,由思政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走近历史文化名人。以志愿者讲解、参观讨论等形式,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了解的同时,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政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亲自去基层锻炼调研。在基层锻炼和社会实践服务中,让学生了解当前人民群众真正的生活企盼是什么,更加深刻地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教育形式创新

教育形式的创新对于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活泼热烈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除传统的理论讲授法之外,思政教育工作者可考虑增加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议题式、情景式、混合式等多元教学模式,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针对部分适合演绎的历史事件,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并合作完成情景剧。在完成过程中,不仅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大数据的发展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精准评估和精准决策。通过监控监管设备,可以全方面实时收集学生学习动态和数据,根据数据汇总,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知晓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薄弱点。如此,教师可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并提供针对性指导,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思政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如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妨拥抱互联网、用好新科技,为思政教育的开展增添色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延伸思政教育课。例如,依托学习通、雨课堂、中成智慧课堂、腾讯课堂等,学生可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在线上平台中继续学习,而教师也可以在线上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由此,线上平台成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的又一阵地。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官网或者官方微博、抖音账号、小红书账号等客户端,发布一些与思政教育内容相关的话题和视频。VR、AR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学校可以建造沉浸式体验基地,学生可以通过VR、AR等科学技术云学习、云游览、云体验。学生可以模拟体验课本中的知识,如重新感受长征路上的困难和艰辛,铸牢信仰之基。

〔作者:刘丹,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