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座山像昆仑山那样先前无定所、虚无缥缈,后来又真真实实地屹立在标准地图上。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地理、历史杂糅交错,《山海经》主线是神话,但又是一部地理文献;《禹贡》《史记》是历史、地理书,但夹杂着神话。把神话、历史、地理平衡结合的是《穆天子传》,它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描绘琉璃光彩的仙山仙水,包括昆仑。昆仑游贯穿三者之间,有虚有实,亦真亦幻,使人无所适从。有很多学者穷极所学,也没有明明白白梳理开来,索性像元代的金次农那样叹息:“昆仑无定所。”
一
昆仑首先在神话传说中出现。中国神话传说的特点是散碎,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昆仑在其中更散碎,而这散碎如桥梁地桩式匀散,它支撑着整个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历史、宗教,举凡中国文化都有昆仑的踪影。上古神话中天帝、西王母、陆吾、开明兽、九天玄女等都在昆仑体系中,在《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尔雅》中,昆仑或是一座城或是一座山,但是都是光怪陆离地出现,于是全国延伸出了许多与昆仑相关的地名,都想成为传说中昆仑山主体或亲缘,现今安徽潜山市有昆仑村、昆仑寨,福建惠安有昆仑山,广西有昆仑镇、昆仑关,江苏有昆山,广东鹤山有昆仑山,山西阳城有昆仑丘,山东淄川有昆仑山、昆仑镇、昆仑社区、大昆仑村、小昆仑村,横陈于青海、西藏、新疆之间的昆仑山其地名的来历、神话和历史中的昆仑山直接相关。云南的昆明市、高黎贡山,西藏冈底斯山,青海的巴颜喀拉山,新疆的喀喇昆仑山都与昆仑山有关。“五四”前后,一些学者认为昆仑是世界所有文明的发源地,推测它的具体位置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古国。东晋的郭璞认为《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昆仑为:“此昆仑在海外者。”北魏的郦道元认为东海方丈山“亦有昆仑之称。”方丈、蓬莱、瀛洲是蓬莱神话体系,与西部昆仑形成中国神话最有影响的两大体系。
二
四海九州都有昆仑的踪影,按照古人的反切注音法,昆仑反切(取昆之声母k,取仑之韵母un,一拼就是kun)为“坤”,坤就是大地。与昆仑相对的祁连山,祁连反切(取祁声母q,取连之韵母ian,一拼就是qian)为“乾”,乾是天。乾坤即天地,人就在天地之间。中国大地上山陵地貌占一半,因此中国文化可以说因山而起,清代乾嘉学者毕沅梳理古代繁杂的昆仑文献后得出结论:“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之。”凡是高山都可以叫昆仑。但昆仑的名号还是留给了华夏大地上最雄伟的山,山高水长,华夏文明首先从黄河流域发育壮大,《禹贡》云:“河出昆仑”。早期的中国又是玉文化大邦,《千字文》曰:“玉出昆冈”。《禹贡》认为养育华夏的黄河出自昆仑,汉朝人认为美玉也出自昆仑山。于是,在汉代,西域南部出美玉的大山被称作昆仑山。汉武帝万里征求,玉门关运玉商队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美玉东进,张骞西行。在当时,张骞凿空西域功在其次,首功当属“探明”黄河源头。于阗昆仑山下玉与河同出。黄河跟于阗地区的昆仑山没有任何关联,汉人执拗,认为发源于出美玉的于阗昆仑山的塔里木河流到罗布泊潜入地下,最后又在积石山重新流出,所谓黄河“重源潜流”。古代治国首推治河,政治家关注昆仑,首推汉武帝,元鼎四年武帝在洛阳过黄河,文思并发,神游昆仑:“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接手汉政权的曹操是一位客观、务实的政治家,但他的诗作提到昆仑却流露出对游仙的向往和生命永存的人间留恋:“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比起他“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冷静,昆仑山勾起曹操向往长生不老的躁动。
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登临岷山,西望青海境内巍峨群山上的清凉冰雪,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彼时世界硝烟滚滚,战火四起,诗人没有作登临之思、游仙之想,神来之笔一转,想把冰雪昆仑斩成若干,给寰宇送去清凉,带来和平。
三
诗家言昆仑早于政治家,屈原开了先河。三闾大夫的“美政”主张得不到采纳,在忍辱负重中他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离骚》《九歌》《九章》中,屈原就把自己的情怀寄托给了昆仑:“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诗人向往昆仑,神思昆仑,楚辞的写作者屈原、宋玉、刘向都神往昆仑,但屈原终究迷茫于昆仑,在《天问》中他上叩苍天:“昆仑悬圃,其凥安在?”昆仑上的仙居地到底在哪里?谁也无法回答!后世的李贺也是以此等浪漫等待情怀希冀昆仑的出现,最终不无失望地写道:“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滔滔黄河带着昆仑的气势流入华夏,盛唐的李白携带着这万千气势让人眼前一亮。贺知章第一眼看到李白认为他是天上谪仙,李谪仙自然把天上的仙山仙水用诗句带到人间来。苏东坡也同样豁达,我不去找昆仑,昆仑来找我啊。他被贬谪流放到海南岛时,看到朋友家酒桌上一只美丽的琉璃杯后,就认为是从昆仑来的:“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如果说屈原的昆仑缥缥缈缈高不可攀,李白的昆仑顺着黄河波涛正向人间走来,那么,苏东坡的昆仑已经在酒桌上为尘世增添着绚丽的微醺。于是,华夏大地有了很多昆仑的踪影。
四
按照文献描述,青海有好几处山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指认为古昆仑,《汉书》:“金城郡临羌,西北塞外,有西王母石室,西有弱水、昆仑山祠。”此处将青海湖周边的山认为是昆仑山。《十六国春秋》中记载:酒泉太守马岌指认酒泉南山即祁连山为昆仑。《大清一统志》:“为(黄河)真源所在者,巴颜喀喇也。”“河源其间,而其枝干盘绕黄河西岸,势相连属,蒙古概名之为‘枯尔坤’。”“枯尔坤”即昆仑的转音,如今地名管理和地图测绘部门认定的昆仑山在青海南部高地,蜿蜒千里。
笔者倒仍然希望“昆仑无定所。”“山在虚无缥缈间。”《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千百年来,幻化虚无的昆仑,如老子所说的“玄牝之门”,衍生了华夏大地上无数绚丽的诗文歌赋和山水地名。
昆仑有“黑色”之意,唐代把来自南亚和非洲的佣人叫作“昆仑奴”,以他们的肤色命名。长江和黄河源头的分水岭巴颜喀拉为蒙古语,“巴颜”为“富饶美丽”,“喀拉”就是“昆仑”的转音,“巴颜喀拉”意为“富饶的黑山”。
为什么是黑色?天地未开时的混沌是黑色。万物在胚胎里是黑色。被认为黑色之意的昆仑,它不管是一座山还是一方地,在上古混沌时,它是囫囵的,它是孕育了古华夏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