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泥泞砂涌上的逆行背影 橙色铠甲下的平凡身躯——小记杨双喜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震区抢险救援事迹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2    

杨双喜,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黄南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作战训练科科长,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三级指挥长消防救援衔。

临危不乱讲担当。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波及我省海东、黄南地区,其中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受灾最为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杨双喜带领支队增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展开救援工作。救援点被南北两侧平均深度5米的泥浆包裹,成了孤岛,重型机械无法抵达。他迅速提出“快速挺进,人工搜救”思路,组织参战指战员用油毡开辟救援通道,带领突击队员由上至下破拆失联人员住宅屋顶,开辟了整个救灾现场唯一一个人工开凿作业面。

坚守一线不畏难。震后出现“砂涌”,村道被淹没,房屋灌满泥浆,机械无法作业,救援过程异常艰辛。杨双喜始终临危不惧,迎难而上,不顾自己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坚守救援一线,每日室内休息的时间不足3小时。灾区现场,他用步量用尺测,画出失联者院落具体结构草图,实施人工作业,钎挖手刨,手套挖烂了,就用手刨,手挖烂了都没有知觉。尽管手背已经浮肿,但他仍坚守一线,继续寻找另一名失联人员。同行的指战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的举动无形中激励鼓舞着每名作战人员。

主动补位无推诿。为高效完成救援任务,杨双喜积极整合保障资源,为参战挖机协调油料、尿素和夜间照明设备。主动协调村民和供电公司,化解现场高压电改线、畜棚拆迁等主要矛盾。在各个救援点来回奔波,导致旧病复发,医生多次建议调整休息。他为了现场救援快速进行,将医生的建议当作“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哮喘引发肺炎,一口气都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仍然坚持用手语向大家传递救援意图,一如既往地在起伏的泥浆上来回穿梭,为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执行命令显果敢。在救援过程中,杨双喜始终坚守总队首长“挖机必有人,每铲必见底”的救援底线。采取“1+3”编配模式,即1名挖机驾驶员配1名观察员、1名引导员、1名地面安全员,在全力救援的同时确保人员自身安全。最终在总队首长研判的区域内发现第二名遇难者遗体,鼓舞了士气,为整个救援队伍树立了信心。杨双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充分彰显了一名消防指挥员“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优良作风。

(杜汉新)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