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8     作者:秦 睿

青海虹鳟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可有一度,虹鳟鱼出口时开具检验检疫证书这件事令人头疼。企业向海关申请出证时,若遇到节假日,稍有延误就容易产生鱼变质的情况。为此,西宁海关改革出随报随检机制,保证了虹鳟鱼“5+2”“7×24”顺畅通关。过去,无人陪同的透析患者治疗时还要排长队等待缴费,为病痛的身体增加负担,如今,青海医改“掌上办”等措施,把窗口结算移至“床旁结算”。

今与昔的对比,正体现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观察青海各项事业发展,从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改变“九龙治水”局面,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藏(蒙)医医疗机构制剂医保目录,到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每项工作都是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维护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中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过时体制机制的束缚,增强了发展活力、增进了人民福祉。

前进道路上,新的问题与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交织叠加,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错综复杂。改革是关键一招,也是必由之路,“将改革进行到底”俨然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直面人民之问、时代之需、发展之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写好改革文章要凝聚共识。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而且要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只有全省上下都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正是不进则退之时,深层次的矛盾是绕不开的,必须非进不可,才能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树立“一盘棋”思想,找到最大公约数。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改革不仅为了人民,而且依靠人民,以回应“民所呼”的改革红利让各族群众更加支持改革,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中让各族群众踊跃投身改革,才能最大限度把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写好改革文章要用对方法。改革往纵深发展,不仅考验着改革者的勇气,更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只有把准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方法,才能推动改革行稳致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提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重谋划更重落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明白如何破、如何立,学会“一子落而满盘活”“十个指头弹钢琴”,才能更好解决青海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梗阻问题、绿色体制机制的转型等,推动改革的广度与深度相统一。

写好改革文章要笃行实干。改革推进到今天,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当前我省改革势头是好的,不过还是存在一些囿于种种原因不愿真改、放不开手、缺乏良策的问题。我们应当肩负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以“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当坚定的行动派、实干家。杜绝纸上谈兵、虚耗空转,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当改必改、改则到位,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杜绝瞻前顾后、畏葸不前,拿出“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精神和胆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推动改革取得实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回应实践需要、历史必然、时代召唤、人民所盼,我们就能把握历史主动,开辟现代化新青海广阔前景。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