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一条羊绒围巾 浓浓家乡情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15     作者:栾雨嘉 文/图

微信截图_20240815140426.png

公司女工展示传统编织工艺。

8月8日,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羊尕尔巴扎牛羊绒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致富乐章。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那一团团柔软的羊绒在他们手中逐渐变成精美的围巾。

“立秋了,天气慢慢转凉,眼下,正是围巾销售的好季节!”看着一条条围巾打包出库,企业负责人加华眼带笑意。

“老板,这围巾针脚细密、质地柔软,围在脖颈上几乎感受不到它的重量,却能带来无尽的温暖,给我来一条!”令加华记忆犹新的是,在前不久泽库县游牧民俗文化旅游季中开展的“泽优牧品”农畜产品展销会上,来往的游客认可并喜爱上了这些承载家乡情怀的羊绒围巾。

“好嘞,您拿去放心戴,泽库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这围巾用得上!”羊绒围巾吸引了众多目光,很快销售一空。

在泽库牧区,家家户户养殖牛羊,通过出售奶制品、肉制品获得收益。但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带来同质化竞争愈发明显。于是,加华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前瞻性思维,将目光敏锐地聚焦羊绒产业。

“发展羊绒产业能实现差异化竞争,在独特的领域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相比于普通的牛羊养殖及相关产品,羊绒制品具有更高附加值,利润更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对高品质、舒适时尚的羊绒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在深思熟虑、精心谋划一番后,加华果断下出“先手棋”。

7月中旬,加华在宁秀乡赛日龙村收购了4万公斤羊毛。随后将羊毛梳理清洗、去除杂质。接下来,能工巧匠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用纺锤控制纱线的粗细和均匀度,将羊毛纺成纱线。经过染色、编织、修剪、熨烫等工序,一条精美的手工羊绒围巾才算完成。

在加华看来,带着温度与情感的羊绒围巾不仅是保暖的时尚单品,更是家乡特色、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牧区女工们凭借精湛的手艺,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与祝福融入每一针每一线。围巾上的图案和纹理色彩鲜艳、充满活力,汲取了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元素,无不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展现出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羊绒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为牧民群众编织出了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温暖之路。公司员工卓玛说,过去一家人主要依靠畜牧业维持生计,畜牧业受气候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有限。自从参与到羊绒围巾的编织工作中,拓宽了她的收入渠道。如今,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一家人其乐融融。目前,公司解决了24名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还包括12名脱贫户。

不仅如此,羊绒产业也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一方面,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智慧的制作工艺被珍视和保护,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的引入,为羊绒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些学艺术的大学生毕业返乡后,也愿意来我们这工作。他们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传统图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单品。现在,厂里还引进了大型梳毛机、现代化的染色设备以及自动化织机等,让制作更加高效和规模化。”这种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不仅提升了羊绒产品的附加值,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泽库县积极搭建销售平台,通过电商、展会等多种渠道,将羊绒围巾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牧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

羊绒围巾所承载的家乡之美、工艺之精、情感之深,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我们考虑将羊绒围巾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游客来到这里,购买羊绒制品的同时,可以参观羊绒围巾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传统编织技艺。一边领略自然风光、品尝地道美食,一边聆听着背后的文化故事,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让羊绒围巾成为展现家乡独特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的一张金色名片。”加华表示。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