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高原大地处处秋意盎然。从河湟谷地到柴达木盆地,从三江之源到祁连山南麓,广袤田畴麦菽飘香,山林河湖满目葱茏。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青海生态地位突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的生态环境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青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海工作,2016年、2021年、2024年三次亲临青海视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高屋建瓴地指出青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发展定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青海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系统治理,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全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高原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美丽青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青海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出台《青海省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以及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行动方案和总体规划,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全面推开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等“七个新高地”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青海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初秋时节,来到西宁市湟中区盘道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原来的乱石滩变成了青草地,生态缓冲区域绿意葱茏、生机勃勃,生态河道里水流潺潺。“项目建设将为附近三个村新建污水管道和配套设施,并通过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的实施,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升库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湟中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成龙说。
盘道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只是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151个分项目中的一个。青海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先后实施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湟水流域和柴达木盆地等“五大生态板块”保护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河畔的关秀湿地,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这里栖息的鸟类也越来越多,最多时能有2000多只,它们与周边的林木、水草一起,构成一个完整而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多杰数十年如一日地义务守护着这些鸟儿。“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多杰老人说。从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到现在,二十多年间他已经数不清到底救助过多少只鸟了。
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绿色家底”不断丰厚,草原植被综合盖度由2022年的57.9%增加到58.12%,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濒危、珍贵野生动物种群稳定增长,藏羚羊已恢复到7万多只,雪豹监测数量超过1200多只,青海湖裸鲤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2万多吨,各种鸟类超60万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
持续深化探索实践
坚定不移建好国家公园示范省
2021年10月,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试点。青海牢记国家使命,履行“源头责任”,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原创性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管护站,站长加羊多杰每一天都很忙碌。春夏秋冬,无论酷热还是严寒,都阻挡不住加羊多杰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每个月,他走在巡山巡湖路上的日子都得有二十三、四天。
从人民教师到生态管护站责任人,加羊多杰的人生转变得益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和设立。
总结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青海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编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总体方案,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为83处。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将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融为一体,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有序开展,着力构建“1+10+X”规划体系,形成高原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扎实推进;全省14.6万牧民放下牧鞭,当上管护员,国家公园已经成为青海对外展示大美的新窗口、新形象。
严守生态保护底线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秋天的早晨,温柔婉约的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天空湛蓝、水波粼粼、浅滩处处、飞鸟嬉戏,一番“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红线、底线、高压线,积极保护、有所作为,推动生态建设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障高原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出台青海省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扎实开展湟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西宁、海西、玉树“无废城市”创建,高标准创建“洁净青海”,危险废物“回头看”131项问题整改率达100%。
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年均出境清洁水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高,“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构建,“中华水塔”日益坚固而丰沛。
深耕厚植生态经济发展潜力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景色壮美,生态地位突出,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青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命题。
“我们建成了全国首条绿电大通道,向全国15个省区市源源不断输送绿电,青海绿电点亮了北京大兴机场、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现在我们正在规划第二条、第三条绿电大通道。”今年5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谈及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时说。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青海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积极探索“两山”转化通道。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产业园区内,超过700万块光伏板逐光而列、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就像熠熠生辉的蓝色海洋。而在这个“海洋”里、光伏板下的草丛中,上万只“光伏羊”逐草而生,形成了独特的光伏牧场。截至目前,海南州共和县光伏牧场面积达0.332万公顷(4.98万亩),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15个、农牧户3827户,年周期性可饲养藏羊1.66万只,增加收益137万元,节约饲草成本200余万元。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受益于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和县果品面积达5200余公顷(78000余亩),成为青海高原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征,青海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产业“四地”战略路径——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逐步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2023年盐湖产业产值达580多亿元,钾肥产量占全国的77%。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2023年清洁能源装机突破51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3800万千瓦。得益于盐湖产业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青海28.3万脱贫群众通过就业务工、土地流转、参与管理等多种形式有了稳定收益。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碧波荡漾青海湖、“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多彩翡翠湖、祁连山下好牧场、门源花海等享誉国内外,大柴旦星空、祁连天境圣湖营地入选国家4C级自驾营地,山宗水源净土、地球第三极品牌形象更加彰显。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截至今年5月,青海有一千余万公顷(1.5亿多亩)有机监测草原,800多万头牛羊实现原产地溯源,鲑鳟鱼产量占全国4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冷水鱼生产基地。
新征程上,青海将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坚持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