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创新对外话语体系 更好展现立体中国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20     作者:甘怀敏 朱月晨 吕冬英

对外话语体系是国家在外宣中用来表达观点、宣传学说、传递价值、塑造形象的表现方式。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更好展现立体中国,是树立并展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根本前提,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政治经济活动中,构建符合我国国际地位的对外话语体系尤为重要。为此,基于鲜活的中国现实,提炼中国理论,凝聚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观,传播中国声音,更好地诠释立体中国的深层内涵,可为我国对外交流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话语支持。

优化对外话语传播主体,构建多主体互动交流模式

对外交流过程中,必须立足新时期的战略视角,强化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从多层面拓展话语空间,构筑多主体互动交流模式,建立以政治话语为思想主体,学术话语为理论支持,大众话语、网络话语为辅助的话语体系。其次,强化官方主流媒体发展和新媒体运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迅速响应的新闻传播体系,对世界重大问题作出响应,对国际舆论进行导向和阐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有多种不同的传播主体共同努力。此外,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呈现出社会化和个人化的特征,应深入研究国外受众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接受偏好等特征,从全球化的视角把中国故事展示出来。利用社会化媒体实现中国故事海外宣传,并利用社会化媒体重构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减少各国记者的认知障碍,提升其产出效率。

以中华文化赋能中国话语体系,丰富对外话语传播内容

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一要推动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支持中文学者和国外出版社对中国书籍进行译介,并通过华侨、华人、文化体育名人等各界精英人士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二要匹配国外受众的文化需要,综合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精神遗产等,促进影视传媒艺术、动漫、游戏、会展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三要创作一批传播能力较强的通俗文学作品,革新中国话语叙事体系。应将全球交流的内容系统扩展到大众文化,如游戏动画、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方向,促进我国文化创新,并借助小说、数字杂志、社交媒体等灵活的传播媒体,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此基础上,综合梳理国内外在大众艺术与创新文化产业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组织与资源,推进高校教育与对外话语体系创新重大战略的融合,促进海外传媒的孵化与培养。四要向世界展示和传播最具我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内容,使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的国外受众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五要用中国改革发展的实绩来充实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内涵,并在重大问题上主动发声、主动出击,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塑造自信、自主、开放、包容的立体中国形象。

加速推进传媒深度融合,构建相关的传媒情境

一是加速构建以内容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支持,以创新管理为保证的新型传媒传播体系,进一步加速推进传媒深度融合,扩大中国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贯彻“移动优先”战略,加大对新兴媒体平台的投资力度,完善媒体内容构建,加强科技创新。在社会化媒体的支持下,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流传。与传统社会化媒体相比,新型社会化媒体借助VR、AR等智能化科技提升了使用者的存在感和社会化体验,从而使社会关系智能化。为此,要通过构建相关的传媒情景,让国外受众拥有置身于中国现代社会的体验感,并通过生活感、人情味、审美趣味等要素与其建立联系,让其沉浸在中国故事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认识和认可。三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视觉交流越来越发达,与语言和文字符号相比,视觉符号、影像符号和故事性叙述文本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利用这些动态符号来建构一套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态文明等为核心的形象化表达方式,并通过社会化媒体向全球扩散。

培养专业传播人才,发挥其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

在建设高品质的外宣工作中,传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通晓中外语言文化、通晓跨文化交流规则的专业传播人才,对提升中国对外话语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专业传播人才的系统培训,夯实他们在新闻传播、国际政治、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应用大数据、运营社交媒体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传播环境。其次,在实践中要引导他们切实掌握好国内外文化交流研究的兴趣点、利益交汇点、议题聚焦点和情感共鸣点,更多地输出国外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持续缩短国外受众与国内大众之间的感情差距。最后,要鼓励他们努力创造融合中西方文化新理念,提高对话话语体系的亲和性。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时,要注重思想交流与情感互动,把“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中国形象直达人心,打破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提升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加强跨文化交流,精准传播中国声音

跨文化交流是创新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加强与外国政府、媒体、文化机构、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关注和期待,并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合作项目等方式,增进相互了解,为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创造有利条件,为精准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事实依据。

今后,不仅要在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方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还要创新发展文化传播方式,加速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将政治性、学术性的话语转换为大众化话语,并使之具有国际性,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以打牢基本话语、以战斗性话语为核心,拓展共同话语空间,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作者:甘怀敏、朱月晨、吕冬英,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高校学生面向东盟“用英语讲好广西故事”能力培养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023ZJY2362)。〕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