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有了烦心事,找‘邻里互助会’,管用!”家住西宁市城东区的不少居民说。
根据辖区多民族聚居现状,城东区探索以党建引领互嵌、服务保障互嵌、文化促进互嵌为载体,以共建家园、共享和谐、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三嵌三共”工作法,在35个社区全覆盖打造“石榴籽·邻里互助会”,引导党员带头交流交往交融,参与邻里互助。
同心共建石榴籽家园
走进西宁市城东区林家崖街道办事处蓝天社区的“石榴籽家园小广场”,火红的石榴籽雕塑映入眼帘,雕塑旁边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社区经常在这里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庆为契机,通过举办趣味健身运动会、文艺演出等,让大家走出家门、走向邻里,在从小家变大家中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魅力。
“这里是组织大家聚会的好场所,现在社区民族团结氛围越来越浓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富祥告诉记者。
“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为大家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各民族居民融入其中,亲如一家。”辖区藏族居民雷兰措卓玛说。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蓝天社区总户数达1822户,总人口数为6213人,各民族多元交织。在这里,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和睦共处。社区从各族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专门规划活动室、在各小区修建文化长廊或者“连心亭”、为老旧小区安装休闲长椅……每一件小事都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社区治理带来的红利。
辖区里有位撒拉族孤寡老人,年岁高且身体不好,辖区的左邻右舍经常帮助他,关注他的日常生活和需求,给他买药、送饭。社区还将这位老人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经常对老人嘘寒问暖,逢年过节去看望他,帮助他看病就医,让老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建设新时代“石榴籽家园” 解决群众难心事
今年,蓝天社区党委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民族团结、邻里互助互嵌式社区,整合辖区社会资源与力量,拓宽基层多元化服务渠道,培育打造了“石榴籽·邻里互助会”,通过组织开展基层治理、慈善募捐、志愿服务,不断提升辖区各族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石榴籽·邻里互助会”成员由辖区6家驻地单位、6家个体工商户及党员干部共14人组成,聚焦居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更多居民得到暖心的服务。
今年考上大学的小张生活有困难,“石榴籽·邻里互助会”成员韩文杰及时相助。当拿到捐赠款时,小张激动地说:“感谢好心人,我觉得非常温暖,希望我在大学里练就本领,以后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捐助者韩文杰是辖区的一名回族创业者,自“邻里互助会”成立以来,除了为小张捐款,他还积极为辖区患癌家庭捐款,充分彰显了“邻里互助”的善举。韩文杰说:“很荣幸成为‘石榴籽·邻里互助会’的一员,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辖区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积极打造“石榴籽·邻里互助会”,社区还于2022年5月6日成立民族团结工作室,并将5月6日定为社区民族团结日。民族团结工作室成立后可以充分调动辖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和支持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党群联动联建,推动社区工作向好发展。
工作室成员史秀莲是汉族,她喜欢帮助别人,有一副热心肠。今年65岁的她,是老旧楼院的一名楼长。社区的事情繁杂琐碎,如果碰到邻里纠纷,史秀莲通常先细心调查了解,再耐心调解。如果碰到难题,她就逐一记录下来,哪个小区天然气存在隐患、哪个单元楼的下水道堵了、哪个楼道堆放了杂物,经过她上报社区后,一一得到解决。
社区里,像史秀莲一样的热心居民发挥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有纠纷就找网格员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改善民生 同心浇灌架起“连心桥”
越来越好的社区环境、越抱越紧的“石榴籽”……居民们发自内心感慨,现在的幸福指数更高了。“在街道和社区的积极治理下,小区变化很大,道路更加平整、垃圾不再落地,我们住得更加安心也更舒心了。”小区居民李生梅高兴地说。
蓝天社区有7个小区楼院,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大部分居民楼内部基础设施老化严重。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社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此外,社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对居民楼外墙保温、楼道照明设备进行更换,上下水管网改造等进行了“内外兼修”的大升级,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社区在稳步推行传统实地服务的同时,投入资金,引入手机App在线智能审核认证系统,为辖区854名高龄、残疾人、低保户等出行不便人群提供网上智能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自我审核认证,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全面化解各族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社区成了各族居民最熟悉的阵地。“群众满意是社区工作的落脚点,要让我们社区成为各族居民安居乐业的福地。”马富祥说,社区逐步构建成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幸福社区,将社区变成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