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藏在村史馆里的“岁月流光”——“探访青海”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07     作者:李庆玲

当“留住乡愁”的风吹遍乡村,催开了乡土大地上一个个独具看点与特色的村史馆,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那些专属于西庄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标签被“收纳”进村史馆里。带着对西庄村发展变迁的好奇,记者来到西庄村村史馆,去探寻这个村子是如何留住乡愁文化记忆的。

走进西庄村村史馆,展馆面积共77平方米,馆内既有村史村情、村容村貌变化、乡贤名人等图文介绍,也收藏着村里老一辈人使用过的农具及日常生活用品。

“西庄村本着让村民‘望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原则,开展村史馆建设,着眼于将村史馆建成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体验民俗、发展旅游的‘精品店’。”这句写在前言部分的话,一语道出村里建村史馆的初衷。

西庄村毗邻乌兰县城,近年来随着县城不断扩容,村里部分村民经历拆迁,搬进小区成为城镇居民。“当时很多村民自发把家里的老旧农具捐赠给村史馆,这些渐渐淡出生活舞台的旧物,反映出我们村悠久的农耕文化,成为见证西庄村发展的一面面‘镜子’。”西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晓平说。

相较于很多历史文化名村,西庄村的建村历史并不长。据考证,这里在周秦时期是羌人驻牧地,明清时期蒙古族开始在乌兰地区驻牧。乌兰县志记载,1953年前后,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部分农民迁入西庄村,在此开荒种地,逐渐形成村落。

在村史馆的一侧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仔细端详,这是1983年1月乌兰县委县政府颁发给西庄村八队的锦旗,上面写着“靠政策走上致富路 凭科学更上一层楼”。“这面锦旗是当时八队的队长韩进孝在去世之前交给我的,他说这是大家的荣誉,请我替他保管好。老主任董成基是我们村倡导土地承包第一人,他还在村里大力推行科技兴农,开垦试验田,组建农科队,种植的试验田最高每亩单产达到851.5公斤。”马晓平边介绍边轻轻抚平锦旗的褶皱。

科技兴农在西庄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庄村就在耕种机械化和优化种植结构等方面下大力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今,村里已从过去的小麦、马铃薯和油菜等“老三样”种植,成功晋级为乌兰县枸杞、藜麦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并且构建了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持续提升村民收入。

村史馆里有一堵照片墙,近百张照片都是马晓平精心挑选的。“这其中有三张照片记录了村民住宅变迁史。从土坯房到砖房再到美丽庭院,曾经‘一间屋子半间炕,三代人挤一间房’成为遥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如今,村里道路硬化了,公厕改造了,饮水升级了,垃圾桶、清运车、路灯一应俱全,就连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文化广场也建起来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马晓平说。

在村史馆里,记者看到一张手写于1989年的经济调解协议书,泛黄的纸张上清晰地写着负债者所欠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数目,调解人在村“两委”的见证下成功调解一起欠债纠纷。

西庄村荣获过众多荣誉,而最让村里人感到骄傲的是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此前西庄村还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从地处盐滩戈壁的小村发展为全国文明村镇,村史馆里的手写调解书与村里的和谐氛围相得益彰,西庄村的文明和谐由来已久。

秋风轻轻拂过柴达木盆地东缘,给大地带来丰收的讯息,村里人种的枸杞红了、小麦黄了,五彩斑斓的藜麦也逐渐成熟。俯瞰广袤田野,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穿梭其中开展作业的机械已然成为主力军。这与村史馆里展览的众多农耕用具,如马鞍、牛皮绳、牛马干活用的围套等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西庄村有6名学生考上大学,在步入高等学府之前,马晓平带他们来到了村史馆。马晓平说:“村史馆里的每一个老物件背后往往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可以说村史馆既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后人了解村史、寻根溯源的窗口。带他们参观村史馆,就是希望能通过这些人物和故事激励村里的下一代,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砥砺奋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在马晓平的办公桌抽屉里,还有一个硬盘,里面存储了所有关于西庄村村史馆展出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他希望能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设数字村史馆,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推开大门,是现代化的城市;走进门内,是悠悠历史和乡愁。如今,西庄村村史馆早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逛一逛的打卡地,成为老人追忆往昔聊一聊的记忆纽带,更成为学生放学后看一看的生动课堂。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