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5项14条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持续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省州县乡村五级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持续提升。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省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管理体系和机制更加健全,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更加突出。
全面实施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医养融合发展增效、养老机构增能提质、老年人关爱服务、养老人才增量提质“五项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交出的民生成绩单,也是青海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以“民声”定“民生”,让“实事”变“事实”的生动实践。
于是,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一份份民生答卷写满幸福的答案。
积极就业让民生稳定如磐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如何让更多人端得上饭碗、端得稳饭碗,是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头等大事。青海结合省情充分认识到提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质效对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蕨麻经济正在向精细化、规模化发展,“产+购+销+N”全产业链新模式基本形成,全链条带动群众就业的探索日趋成熟。门源回族自治县蕨麻经销商张成仁就是海北州打造培育“青海门源富硒蕨麻”劳务品牌的直接受益者。他说:“自从人社部门开始打造‘门源蕨麻’这一金名片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蕨麻这一产业中来,大家一起受益,一块致富。”
为持续提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效益,助力打造“青海e就业”工作特色品牌,青海为农牧民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努力将公共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各地深入挖掘培育壮大特色劳务品牌,持续扩大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规模。鼓励引导全省农牧区劳动力跨省市、跨区域转移就业。全面落实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奖励“直补快办”,加大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劳务经纪人奖补扶持政策落实力度。
青海始终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大力开发高质量岗位,提高青年群体的就业率。
今年9月,青海再出14条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令人振奋。从完善政策体系,到拓宽就业渠道;从优化招聘对接,提升就业能力,再到强化服务保障,每一条都是实招。
健康相伴让幸福可感可及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人人心中的期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前不久,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小江受伤骨折,久治县人民医院认为手术难度太大,于是启动“两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将小江送往果洛州人民医院治疗,并在受伤后48小时内实施闭合手术。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人民医院院长周晓辉介绍,2022年起,果洛州人民医院协同甘德、玛沁两县“组团式”帮扶资源,汇集上海援青专家力量,通过州、县、乡、村四级联动,“两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救治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向各县拓展,更高效地开展医疗服务。
一个故事的背后,是青海全力以赴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持续深化改革,“三医联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县域巡诊和派驻服务机制不断健全,覆盖全省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群众用药负担切实减轻。
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正式组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级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深入实施。确定省外高水平医院与受援医院结成帮扶关系。深入实施青南、环湖支医行动,实现省级医院对口帮扶6个自治州全覆盖。
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实施农村牧区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不断加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力度,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主要健康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牵动着千家万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今年8月,高考生小韩收到青海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作为这所学校的首批学子,小韩的内心满是自豪感。青海理工学院的获批设置并实现招生填补了青海无理工类本科高校的空白;和青海理工学院同时获批的还有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标志着青海全面打通全省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是青海探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缩影。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省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更加突出,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青海牢固树立“小财政办大教育”的理念,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迫切需求,实现了“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巨大转变。学前教育实现乡镇以上幼儿园全覆盖,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义务教育所有学校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全面建立覆盖各学段的15年教育资助体系,推动“控辍保学”纳入依法管理轨道。青海成为全国第24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省份。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普通高等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青海大学及生态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省职业教育主动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需求,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功能,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和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18所东部地区高水平大学携手同行,不断加大教育援青力度,为青海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以实干实绩为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共同托起青海教育的未来。
爱老护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享”,正是新时代养老工作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一日三餐、休闲娱乐、康复理疗样样都管。”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河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一起唠家常、唱歌跳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70岁老人李吉录在德令哈工作生活到现在,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农牧区养老服务事关农牧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事关全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六州地区通过持续推进改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养老服务普惠程度不断提高。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经国家评定,被纳入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地区之一。各地持续推动老年友善医院持续创建工作,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李明秀是我省适老化改造项目的首批受益人。家里安装的无障碍扶手、淋浴椅、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器等,让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带来的便利。
青海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建设,依托现有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具备助餐、日间照料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依托现有农村互助幸福院和闲置房屋等资源,推进邻里互助助餐模式,探索设立具备助餐及日间活动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站点。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切实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性、幸福感,同时提供居家照护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项措施的背后都是民生,而见证青海民生工作丰硕成果的正是享受到“红利”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