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河东街道红光村,一座占地面积达560平方米的“千万工程”展示培训中心投入使用,这里不仅全面展示“千万工程”发展历程,也以红光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成效为典型案例,为海西州实践“千万工程”经验提供了一个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浙江省是“千万工程”发源地与率先实践地,对口援建海西州。2023年,红光村和杭州市富阳区新沙村签订结对合作协议,自此两个相隔3000多公里的村庄开始互学互促。在开启“千万工程”建设的有益探索中,红光村村“两委”从强党建、优生态、抓产业、兴文化、引人才入手,用实干描绘出一幅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的美好画卷。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西州位于柴达木盆地,这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生态脆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困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海西州要怎样建设农村,建设什么样的农村,让群众过上什么样的日子?扎根戈壁,“千万工程”澎湃出“万千力量”,走过海西大地,瀚海中兴起了一个个美丽乡村。
宜居——擦亮乡村幸福生活底色
炎炎夏日,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新式庄廓院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笔直平坦的村道被两旁的绿树遮出大片阴凉,干净整洁的村庄里,孩童追逐嬉闹,欢声笑语不断。
走下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雪山,告别世代放牧的草原,搬迁到格尔木市郊,再也没有谁能比长江源村的村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人居环境的巨大改变!“我们现在生活的村子多美丽,我们住的房屋多么宽敞明亮。”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尼桑一脸满足。
为了给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近年来长江源村陆续实施生态环境整治、环卫设施改进等项目,并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大扫除。在每次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中,尼桑和丈夫扎西才仁铆足劲儿,和大家一起把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德令哈市区近郊的红光村田园综合体,色彩艳丽的田园彩虹村道,丰富多样的亲子娱乐设施,整齐划一的温室采摘大棚,还有烧烤露营地和新建的民宿餐饮四合院……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刘四军介绍,眼前这片欣欣向荣的地方其实原先是村民的宅基地。“搬迁到小区后,这里就闲置了。我们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修建起田园综合体,不仅实现了村民、村集体双增收,也让村里环境焕然一新。”刘四军说。
红光村作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经典案例,村里参考学习“千万工程”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等成功经验,不断加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并引导村民积极投身村庄硬化、绿化等“五大工程”,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千万工程”的切入点是人居环境整治,而生态宜居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不仅反映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也体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
像长江源村和红光村一样实现“美丽蝶变”的,在海西州更广大的农牧区正在源源不断发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以来,海西州将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措施狠抓落实,通过因户施策建厕所、因地制宜打基础、因人而异强宣传等措施,不断巩固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今年10月1日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青海首部关于农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包括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生产废弃物与厕所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将为海西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明确方向和目标,为农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宜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用好“千万工程”这把“金钥匙”,让高原乡村开启“山乡巨变”,变的是特色产业百花齐放,不变的是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在海西州最东端的天峻县新源镇布哈河东岸,这里曾诞生开创青海牧区发展示范和样本的“梅陇模式”,如今为了实现草畜平衡,新源镇开始推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营方式,打造万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并成立公司成功地将牧民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过去分散转变为高效规模化生产。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在乌兰县茶卡镇,茶卡盐湖游客数量逐年增长,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去打卡。距离景区几公里外,曾经是农业型重点贫困村的茶卡镇巴音村和人均收入两千元左右的“扶贫村”茶卡村,这里的村民借助旅游发展的“东风”,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成功吃上了“旅游饭”。
在都兰大地,2443公里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都兰县推动路衍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带动下,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一体化建设,一个个隐匿于乡野山间的和美乡村被唤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海西州深入领会“千万工程”背后的实干要点,实施“12345”产业振兴总体布局。即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一个核心”,打造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高原特优农畜产品全产业链融合“两个新高地”,构建高原生态有机畜牧业产业带、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产业带和高质融合现代农牧业产业带“三个环形产业带”,建设柴达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重要供给中心、高原特色农牧业科技孵化中心、以数字农业为引领的农牧业信息产业中心、高原特色生物产业聚集中心“四个中心”,做强藏羊、枸杞、牦牛、青稞、藜麦“五大优势产业”,壮大柴达木绒山羊、柴达木双峰骆驼、设施果蔬、冷水鱼、饲草“五大特色产业”,培育一系列新兴产业,形成“5+5+N”的产业体系。
海西州出台《海西州扶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度海西州藜麦产业扶持资金补贴实施方案》等各项支持政策,推进枸杞产业“产供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全州枸杞、藜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分别达到2.882万公顷、0.35万公顷。印发《海西州草畜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布局建设饲草种植基地、牛羊规模养殖场,加快设施畜牧业发展。
产业振兴激发内生动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一个个喜人的数据,显示出海西州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果:2023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历史性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1.92亿元,同比增长5%,增幅位居全省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台阶,达20310元,同比增长8.4%,人均收入绝对值稳居全省首位,高出全省人均收入绝对值4696元。
和美——绘就乡村文明崭新画卷
“5巷的乡亲们,大家在房前屋后、庭院、巷道、田间地头等,发现有脏乱差、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时,请及时打扫整改。”像往常一样,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村民马色木苏在微信群中督促村民要保持好环境卫生,马色木苏还有一个身份——“八户长”。在红柳村,像马色木苏这样的“八户长”一共有17个。
从2008年起,90多户村民陆续搬迁到红柳村现址,可以说这是个在沙窝窝里“诞生”的村庄。但如今顺着路牌标识走进红柳村,干净平整的硬化路面、规范整洁的村容村貌、笔直的太阳能路灯、醒目的农家乐招牌……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学校、幼儿园、健身广场、小游园、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那会儿村庄刚建立不久,村里‘小吵天天有,大打三六九’,村民聚在一起闲聊赌博、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有很多不好的风气。”红柳村驻村第一书记桓国平说,为了加强村民自治,红柳村创新实施“一巷八户长制”,即以村内巷道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每5-8户通过民主推选选出了一名群众评价好、威望高、热心村级事务的人员担任“八户长”。
“平常邻里之间有些小矛盾就由‘八户长’出面调解,还有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八户长’不仅要督促,更要带头做。如今在村民眼中,‘八户长’已成为守护平安、矛盾调处的贴心人。”桓国平说。
实现“一个巷道事务,一名户长管理”,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红柳村成立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大头哥”商标,打造集垂钓休闲、农家餐饮、蔬果采摘、农业科普、党性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农业园,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红柳村以乡风文明为纽带,打造乡风淳朴、邻里和睦的美丽家园,既扮美了“面子”,又厚实了“里子”,是海西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缩影。通过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海西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乡村治理的作用,构建起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乡村治理“三治融合”格局。
以“自治”促发展——目前全州297个行政村全部推广积分制和清单制,加强乡村振兴“领头雁”履职能力建设,常态化抓实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
以“德治”促和谐——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指导各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起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移风易俗促进条例(草案)》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以“法治”促平安——全州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49个,建成州县乡村四级实体化法律公共服务平台427个,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新征程上,海西州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都在悄然变化,一批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一个个幸福和美的场景,正汇聚成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的新图景。
手记:
最好的发展方式是因地制宜
海西州域主体是柴达木盆地,全州总面积达32万多平方千米,这里既有珍贵的富硒土地,也有连绵的草原,更多的是茫茫戈壁和盐滩。地大物博的海西学习实践“千万工程”经验,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去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才能更好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海西的发展优势在哪里?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具有“净空、净水、净土和土壤富硒”的独特优势,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环境,绿色、有机、无污染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柴达木生态农牧业发展优势,这里盛产枸杞、藜麦、生态牛羊肉等特色优质农畜产品,是全球最适宜发展生态有机农牧业的地区之一。
最好的发展方式是因地制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聚焦“宜业”这个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之一,海西州以“千万工程”为指引,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核心,通过不断优化“5+5+N”的产业体系,夯实乡村建设的产业根基。
藏羊、枸杞、青稞、饲草、牦牛“五大优势产业”发展硕果累累;柴达木绒山羊、柴达木双峰骆驼、设施果蔬、冷水鱼、饲草特色“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全省唯一驼乳产品加工生产线、12116栋日光节能温室、规模化设施果蔬种植基地9个、万亩饲草基地2个……一系列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成功试种平菇、滑子菇、鸡腿菇、鸡油菇、赤松茸、猴头菇等新品种食用菌类并上市,乌兰县引进哈尔滨市农科院珊瑚状猴头菇栽培成功,天峻县新建菌棒加工厂,扩建食用菌种植基地,德令哈市人工种植肉苁蓉和火焰蔘,都兰县种植杭白菊,大柴旦种植蕨麻……
金秋时节,青稞黄了、枸杞红了、藜麦田里五彩斑斓,草原上牛羊膘肥体壮……这是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柴达木盆地,也是农牧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