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15     作者:吕先华

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就要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更加坚定、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这是贯穿青海深化改革的站位理念,是实现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的理念方法,把握好“大局”与“局部”“点”与“面”的关系,以一域改革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一、充分认识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是进一步深化产改工作的时代价值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青海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决定》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作出具体部署。聚焦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从全局层面看,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广大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从青海层面看,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方向,以建设产业“四地”为支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从工会层面看,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履行牵头抓总责任,从全局站位谋划和系统推动产改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更大实效,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建功立业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推进产改协调小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改革路径、创新方式方法,在“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上勇争先,以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的站位、视野、思路、方法来谋划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二、聚焦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推动产改重点任务不断取得新成效

聚焦更加有力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围绕为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精准施策发力,创新工作举措,将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贯穿产改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青海是民族工作大省,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对各族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是产改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和“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等主题活动,建好用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持续用好“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全国职工网络达人青海行”等特色载体,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品牌。建设“职工石榴籽家园”,深化工会对口援青工作,促进各民族职工交往交流交融,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汇聚起“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强大合力。

持续深化建功立业活动。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为推进体现青海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功立业,是产改工作的重点支撑。要深化“生态保护我先行”“清洁三江源·工会在行动”等主题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产业工人自觉做“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守护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围绕新产业、新领域、新业态,聚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青海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青字号”劳动和技能竞赛品牌,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搭建“新平台”、开辟“新赛道”。加强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青海工匠学院”建设,聚焦前沿技术、关键技术、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钻研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持续深化素质提升工作。教育、科技、人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打造一支与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相适应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产改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建立由产改成员单位、高校职校以及相关企业等组成的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搭建高校职校毕业生实习创业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持续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根据企业需要,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通用型技术应用培训,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培训。认真落实青海工匠人才选树培育工作方案,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大国工匠”“青海高原工匠”。

持续深化地位提高工作。产业工人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激发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是产改工作的重要抓手。要着力提高产业工人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中的比例,切实保障产业工人政治地位。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机制、劳动关系调处机制,推动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保障监察等制度,落实好产业工人收入分配、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推动劳模、“五一”双奖、“大国工匠”“青海高原工匠”等评选向产业工人倾斜,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

持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建设制造强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是产改工作的目标方向。要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推动完善和落实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积极开展求职招聘、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到产业工人队伍中来。通过单独建、联合建、行业建以及推行网上入会、“扫码”入会等多种方式,畅通入会渠道,将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生态管护员、青海拉面从业人员等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三、强化工作举措,推动我省产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系统集成,不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在深化学习领悟上下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为什么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怎样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持续纵深推进。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产改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牵头抓总、行业企业主动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建立产改办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常态化沟通会商、调研指导、协同推进、督导检查机制,真正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政策联动。在系统谋划推进上下功夫。聚焦“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要求,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五项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谋划,将产改工作与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与工会工作相结合、与成员单位业务工作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积极探索创新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季度调度—情况赋分通报—督促整改完善”的产改工作闭环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分类指导,做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使各项改革举措更加精准有力。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好试点地区、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健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对产改中形成的各项制度认真梳理,对已经滞后的抓紧修改完善,对还有空白的及时建立健全,形成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待遇保障、发展晋升、帮扶救助等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密切协作配合上下功夫。建立工会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以及试点单位、联络员履职清单制度,将各方责任落实到位。建立产改成员单位和工会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双向联动协同机制,形成通力协作、配合联动的工作合力。

(作者为青海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