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作为最广泛、最深厚的力量,文化自信生发于中华悠久历史文化,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信的活力源泉,人才是文化创新的关键。“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大思政课”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思想教育活动,深刻塑造着青年的思想文化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使命。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实践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连接起来,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在更广阔的社会“大平台”中具象铺展;现代信息科技“大智能”突破传统教育的技术壁垒,实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时空交融;多学科协同的优秀“大师资”队伍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多元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创造的整体性;“大人才观”培养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现实文化现象的洞察理解,增强了破解问题的学理深度和广度。“大思政课”实践创新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动能。
“大思政课”实践从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出发,将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创新文化叙事提升到人的全面发展新高度。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创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还要着力在“大思政课”实践的对象、技术、主导、内容上下功夫。加强学情调研提升文化自信认同效力,用好新兴信息技术提升文化自信现实张力,提升教师素养赋能文化自信内生动力,拓展实践教学广度深度巩固文化自信感召力。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生命体的强烈认同。“大思政课”实践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脉络同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行。“大思政课”实践扎根中华大地,尊重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规律,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深度调研、访谈,及时了解并回应大学生对实践什么、如何实践的强烈现实文化需求,引发教育对象参与、探究精神文化生活的兴趣和行动。一方面,“大思政课”实践创新进一步把握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考虑不同地域、民族和专业背景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认知度和亲近感。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实践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统一性意识,宣传新时代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共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创造的历史性变革,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整体性、全局性战略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大思政课”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更推动了文化价值理念的变革。“大思政课”实践创新一方面主动与文化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接轨,充分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媒体平台,以虚拟现实、AI技术等高度重视历史场景、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以沉浸式体验,促使课程教学形态、文化传播业态、文化舆论生态更加鲜活生动,提高教学效率,拓展文化思维的维度,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格局和视野。另一方面,“大思政课”与社交媒体高度链接互动。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交锋,既为我们把握文化话语权制高点提供了契机,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以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展“大思政课”实践,拓宽文化自信教育的渠道和形式,实现更高层次的数字赋能、信息转型,激发广大学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的现实张力和时代魅力。
教师是“大思政课”实践教育的主导,其素养直接影响文化自信教育的信度和效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驰而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作为实践“导师”赓续文化命脉。新时代加强“大思政课”实践创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传递优秀文化理念,弘扬优秀文化品质。另一方面,鼓励“时代楷模”“大国工匠”“最美奋斗者”以及快递小哥、社区志愿者等在各行业德才兼备的优秀国家建设者成为走进“大思政课”的“大先生”,在教学科研中践行文化创新,拓展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赋能大学生文化自信内生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人才观”指引下,“大思政课”在广度上应覆盖国家发展必需的所有高质量精神产品,深度上能够打通各门学科、领域、环节。“大思政课”实践创新一方面运用各学科内含的文化自信资源,为培养“大人才”提供稳定的文化学理支持;通过与企业、社区等合作,及时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采取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多元化教学策略,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将“教材-教学-教育”与社会生活动态联结,激发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实践创新提炼出不同学科、领域、环节中各层级的文化观点、理念,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融通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促进学生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文化自信思想体系。
“大思政课”实践创新将文化自信的主导、对象、环境、媒介融为一体,构筑起“我+时代+”的大课程体系,形成大学生文化知识体系与党的创新理论知与行的动态有机统一。高校要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实践创新,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就贡献力量。
〔作者:郭清秀,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大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三进’典型案例研究”(编号:2023GJJG084),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用活秦皇岛文化遗产,讲好‘大思政课’”(编号:2024LX0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