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凿艰越险 一往无前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25     作者:马振东

在世界屋脊之上,川藏、青藏公路犹如两条巨龙蜿蜒盘旋,不仅是连接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的交通要道,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70年前的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拉萨,从此,西藏结束千百年来仅有栈道、溜索、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两路”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

拉萨河畔,一座高大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石碑背面篇首上书:“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这座有形的丰碑背后,是无形的精神丰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旧路艰难,天路铸就

“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中,这样形容当时西藏的路。

那时,西藏没有一条现代公路。1950年,10多万筑路大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踏上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铁锹挥舞间,泥土与碎石飞扬,筑路大军的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与大地融为一体。

在西藏昌都八宿县的川藏公路怒江大桥旁,一座老桥墩静静地矗立着。往来车辆经过时,不约而同地鸣笛致敬。听当地百姓说,当年一位战士修桥时不慎掉入正在浇筑的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办法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如今,每到清明节,当地百姓会在桥上系上洁白的哈达,纪念筑路英雄。那哈达如同雪花般纯洁,倾注着人们对筑路英雄的敬仰和缅怀。

青藏公路的建设史,就是一部军民一家、团结奋斗的历史。西藏地处偏远,运送补给十分不便。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仿佛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绳索,在极度缺乏人力、物资的条件下修筑公路,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修路时,慕生忠将军曾在铁锹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几个字,眼神中充满决绝。他说:“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了,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头冲着拉萨的方向。”那坚定的话语,如同洪钟般在雪山间回荡,激励着每一个战士奋勇前行。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当地的百姓。他们与筑路大军一起,共同铸就了这条伟大的天路,书写了军民共建的壮丽篇章。

鱼水情深,温暖延续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20世纪60年代,一首《洗衣歌》唱出藏汉同胞的深厚情谊。

时至今日,青藏线上依旧涌现着许多军民一心,相互帮助的温馨故事。

坐落在青藏线旁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是一个汉族、藏族和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农业村。村子被连绵的山脉环绕,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达隆山庄门口,沥青路伸向村庄另一端,在阳光的照耀下,路面闪烁着黝黑的光泽。

这是2022年部队资助近40万元铺设的村道,这条村道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给作为乡村旅游景点的村庄提升了形象。

“部队帮扶以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优化,集体产业发展起来了,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说部队好。”达隆村党支部副书记赵保业激动地说。共建帮扶以来的6年时间里,通过开展座谈会、主题党日、送医送药、节庆联谊,教育帮扶等活动,从党员干部到群众,大家爱军、学军、拥军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同样,在湟中区李家山镇毛尔茨沟村,一提起部队的“亲人”,村民们便有说不完的故事。

自2016年起,青藏兵站部某勤务保障大队对毛尔茨沟村的帮扶从未间断。毛尔茨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启盛告诉记者,青藏兵站部切实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做到了老百姓需要啥部队就帮扶啥。

2018年,村民樊宗花夫妇为自家畜棚挂上了“西宁市湟中区肥沃家庭牧场”的牌子。那牌子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光,仿佛预示着新的希望。尽管当时只有30只羊,但两口子满怀信心。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精心照料这些羊儿,经过一年精心经营,生意愈发红火,他们也毅然决定扩大生产规模。

令樊宗花夫妇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将购羊之事提上日程之际,与毛尔茨沟村结成帮扶对子的青藏兵站部某勤务保障大队官兵主动上门走访民情、解决难题。当得知樊宗花夫妇在资金上有困难后,部队扶持的2万元资金一次性到账。

有了这笔钱,加上之前赚到的资金,樊宗花夫妇一次购买了50多只羊,成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如今,樊宗花夫妇的牧场生意蒸蒸日上,今年6月中旬以来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家庭牧场便出售100多只羊。谈及牧场,两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传承之路,续写新篇

“金珠玛米,你们看病要很多钱吗?”“奶奶,不收费,我们是部队医院的医生,是专门来义务巡诊的!”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二医院定期派出专家医疗队,为驻地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曲麻莱村和乌图美仁乡开展义诊。

医疗队的车辆在崎岖山路上颠簸前行,为驻地少数民族同胞送去医药和健康,更送去了温暖。

义诊前,专家医疗队成员针对当地高发疾病,认真备足药品,并专门制定健康计划。义诊中,身着白大褂的“绿衣卫士”为每一个前来问诊的群众精细调整用药,以确保让每一名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医治。

“感谢亲人解放军!有你们诊病把关,我们心里别提多踏实了。”群众质朴的话语中,满是对解放军的信任和感激。

自20世纪50年代初,由筑路官兵建立起城市雏形后,格尔木市就与“两路”精神密不可分。格尔木从建城之始,就是一座军营、一座兵城,至今城内依然随处可见迷彩身影、国防设施。可以说,是“两路”精神催生了这座城市,是军民共同建设了这座城市。

每有军人家属前来办理落户业务,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河西街道八一社区党委书记尚俊都会格外开心,她见证了很多军人在格尔木幸福生活的开始。尚俊是一名军嫂,跟随丈夫在格尔木安居,由于工作关系,多年来热心服务于部队官兵、家属及退役军人。

“在格尔木二十多年了,我早就把这里当成了故乡。”

在格尔木市区柴达木路与江源路交汇处,矗立着一座双拥纪念碑,上面刻着“全国双拥模范城”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见证着这座城市多年来军民鱼水深情。

每逢“建军节”“建党节”,格尔木市各社区都会组织辖区军嫂志愿服务队等文艺演出队伍为部队官兵送去精心编排的舞蹈、歌曲、快板等节目,为驻格官兵倾情送去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驻格部队也与历届党委政府携手联防、相互支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安定团结等作出突出贡献。

历史的分量,只有饱经艰难才会更显厚重;时代的脚步,只有历经锤炼才会愈发坚实。“两路”精神,便是在历史的艰难与时代的锤炼中绽放出璀璨光芒。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早已镌刻在高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续写新的篇章。

【采访感言】

一条公路 一种精神

八月,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再走青藏线。当踏上青藏公路的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扑面而来。这条蜿蜒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天路,如同一条神奇的纽带,连接着远方与梦想,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希望。

青藏、川藏公路的建设史是一部军民一家、团结奋斗的历史。一代代官兵驻守沿线兵站,用真情灌注天路,写下一首首军民鱼水情深的壮歌。

我仿佛看到那些筑路战士,他们的脸庞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使命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穿着破旧却整洁的工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咬紧牙关,奋力挥动着手中的工具;他们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这片土地上,融入青藏公路的每一寸根基。

走过70年岁月,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故事不断书写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采访中,那些军民共建、民族团结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退伍老兵李启盛不忘初心,带领家乡父老披荆斩棘发展乡村旅游;樊宗花夫妇在部队‘亲人’的帮扶下建起家庭牧场;马占龙在部队帮扶的吨包加工车间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

一路走来,部队帮扶共建的印记处处可见,共建部队通过帮建基础设施、扶持产业项目、开展智力扶贫等一系列适于乡村、易于落地的实招,为青藏公路沿线村庄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二医院定期派出医疗队,在崎岖的山路上为少数民族同胞送去医药和健康。他们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断病情,脸上温暖笑容,那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一路采访、一路感受。走过109国道才知道什么是坎坷,越过昆仑山才见证万山之祖的壮阔,穿过可可西里才感受生命禁区的荒芜,翻过唐古拉山才体会什么是缺氧,可正是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两路”精神历经70年风雨依旧温暖而奔涌的力量。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