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班玛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是青海省的“东南大门”。在这片被称为“最美藏乡”的热土上,班玛县群团组织正以“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为原则,围绕中心大局、主动融入工作,凝聚改革合力、狠抓改革落实,协同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六共”格局进一步构建,群团协同化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如果用3个字描述班玛县群团协同化工作发展现状,那就是“一张网”。班玛县将各级群团组织紧密相连,发挥各自特长,实现共建共享,共同编织为职工和群众服务的篇章。
健全组织 共建共享格局初步形成
在健全组织工作中,群团协同红十字会、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主要负责人成立协同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同、健全方案。班玛县总工会牵头,负责协调沟通和日常工作推进,健全完善群团联席会议制度、群团工作例会制度、群团组织联点服务制度、群团服务中心(站)工作职责等制度。成立10个群团工作服务站,形成沟通协调、会商研判、推动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格局。
阵地共用 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班玛县统筹推进群团协同化“中心+站+家”的服务模式,规整县级职工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等,一室多用,统一挂牌“班玛县群团服务中心”。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定期派人上岗,集中向广大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政策宣传、受理救助和维权服务活动,使用率100%,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凝心聚力职能。
资源共享 群团组织合作更加紧密
信息互通有无,业务协同共进,班玛县建立健全群团各项规章制度及档案资料信息库,并协同打造群团之家、书屋、培训室等,将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拓展服务阵地功能,实现群众“一进门”“一站式”服务,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群团组织融合度全面提升。
活动共办 群团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
开展群团协同化建设后,班玛县一改单兵作战模式,能整合的尽量整合,形成活动共办机制。班玛县总工会主席、协同化工作部部长欧智卓玛介绍,“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各类活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均参与其中,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将分散的力量汇合到一起后,活动规模扩大了,职工和群众更加受益,重要节点的活动、宣传、帮扶等活动都可协同开展,县群团活动效应不断显现,服务群众的能力也大幅提升。
服务共融 职工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从关爱老人到帮助困难家庭,从志愿服务到技能培训,群团组织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和帮助。群团组织还建立起志愿服务项目“需求库”,精心策划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建立12类志愿服务队,实施“群众点单—群团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模式”,整合“工、青、妇、红、商、残、科”等资源力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才共育 为群团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群团协同化工作开展以来,班玛县开展群团干部上讲台,党组书记、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方式,积极开展群团干部培训活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熟练掌握群团业务。结合“全员大学习、业务大比拼、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激励群团干部的作风、学习、业务、能力等建设,着力提升素质优良、建设作风扎实精干高效的群团干部队伍,不断提升群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群团协同化建设,基层群团的力量强了、阵地多了、服务实了、社会影响力大了,群众关注度也高了。从青年力量到妇女力量,再到企业力量,在欧智卓玛看来,只有担起职责,从细处挖,用心用情做才能得到大家的信赖,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才能真正成为职工及群众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