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11月底,走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关巴村的农田里,第一驻村书记马承明细细察看着冬小麦的生长情况。连日来,马承明一刻不曾得闲,组织村民抓住雨后墒情,抢时播种冬小麦,好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今年47岁的马承明,2023年6月被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选派到关巴村开展帮扶工作。
为摸清村里的情况、取得村民信任,更多时候,马承明都是用撒拉语和村民交流。他协同村“两委”成员,带着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基本掌握了关巴村的现状。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马承明心里有了底。尽管关巴村地处黄河谷地,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有利于各类农作物生长,但受制于土地有限,村集体经济产业不足,许多青壮年劳力陆续外出务工,从事拉面产业,村内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导致部分家庭连正常耕作都存在困难。
村民为啥不愿意种地?驻村干部究竟能为村民干些啥?这是马承明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利用多个周末,他驱车到西宁市各农机公司考察,现场搜集各类资料,多方掌握农机销售、使用方面的信息,几个月后,一份《关于化隆县甘都镇关巴村乡村振兴农业机械设备捐赠的建议书》,上报至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很快,马承明的提议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落地,投入资金42.27万元,为关巴村购买了拖拉机、翻转犁等8类农用机械设备。经初步测算,该套农用机械的投运,每年能为关巴村村民节约耕种成本9.8万元。
“今年,村里计划种植冬小麦8公顷,种的品种是青春533,全套农机设备有了大用处,机械化程度高了,种植成本低了,农民干得轻松,收成却高很多。”站在农机旁,马承明说道。
在保耕地上做实事,在粮食产量上下功夫。马承明将冬小麦种植和撂荒地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起来,采用集中种植、统一管理的模式,切实帮助关巴村民增产增收,不仅让农户有了实实在在的土地收益,而且能让年轻人在外安心务工。
(李昌慧 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