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需先强师,强师重在铸魂。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升华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形象,强调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等核心要义,为广大教师队伍筑牢了精神支柱,凸显了新时代大国良师培育方向的应有之义。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发展全过程,不仅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标准要求,也是对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风尚的积极倡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能够推动广大教师心有大我、敬业立学,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有利于强教强师,加快造就新时代“大先生”,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
作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和精神支柱,教育家精神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思想,凝练于一代代教育家的集体人格。只有厘清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机理,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实质内涵,才能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奠定稳固基础。
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指引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教育家精神体现出的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都是中国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求,发展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另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内含中国教师的“爱国情怀”与“教育智慧”。身处新时代,广大教师要深刻体认教育家精神要旨,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教育家精神是对扎根中华大地、发展教育事业的深刻回应,体现了教师崇高的社会担当和教育责任感。教育家精神浸润着传承师道、与古为新,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既源自千百年来师道精神的优良传承,又观照当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教育家精神内蕴“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这意味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性便体现在对这一价值追求的过程中。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重要源泉。教育家精神对教师职业追求、师德师风提出具体要求,追求卓越、担当实干,臻于至善、逐梦前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深谙教育之道,矢志崇高、锤炼自我,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涵养尊师文化、提振师道尊严,需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家精神的深层引领与价值支撑。要促使广大教师始终秉持心系“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努力在服务“大我”的过程中成就“小我”,涵养实干品格,做到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机结合,勇于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澎湃活力,成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干力量。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内在驱动力,为锻造强国之师赋予了精神动能。教师是教育的重要主体,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力量。教育家精神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底色,既是教育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激发教师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激励教师以身作则与率先垂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启发教师有教无类与润己泽人;“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助力教师知行合一与守正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引领教师精神内核与价值取向;“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促使教师天下为公与治学报国。教育家精神的六维阐释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教师要把教育家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自觉成长为党和人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新时代需要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更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教育强国建设是指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支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强国建设培养中坚力量。教育家精神则生成于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指引,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立德树人”的真谛,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与人格魅力,更要展现“教育家精神”风貌,为深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做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持续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强化教育对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支撑作用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家精神强调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改革创新的不懈追求。
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根据培育时代新人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完善师范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重要抓手,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引导教师确立价值追求,做新时代“大先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专题培训与研讨活动等多元化培训方式,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培训内容方面,在教育理念、教学案例、课程设计等方面浸润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高度自觉性。
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以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创造以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等为基本表彰标准,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贡献,强调教师的道德修养,建立多层次的教师表彰体系。此外,不仅要对获得表彰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要通过媒体宣传、表彰大会等形式对获奖教师进行精神上的褒扬和表彰,同时为获奖教师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激励教师秉持教育家精神、根植教育家情怀,担当历史使命,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推动民族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要以教育家精神为追求,厚植尊师重教文化氛围。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教育家精神在内容上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道尚德、尊师重教的重要理念。因此,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保障。在教育宣传上,应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尊师重教理念和优秀教育家事迹;制作相关公益广告、纪录片等展现教育家风范和贡献。在学校教育中,课程内容应融入尊师重教与教育家精神,培养学生尊师意识;设立尊师重教标语和宣传栏,多途径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良好氛围,激励教师牢记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初心使命,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自身发展全过程,以教育家精神“铸魂”“修身”“强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均为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