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练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过硬本领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2     作者:李永平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一直以来,青海省医保局认真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树导向、转理念、鼓劲头、强信心,以“六干”凝聚精气神、锤炼真本领,努力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医保力量。

想干是前提。许多“孙连城式闲官”坚信“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人生信条,被认定为庸政懒政的典型,一方面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该解决的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是俗话说的“耽误事”;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党政形象,使得政府权威性受到质疑,让党群关系的和谐稳定受到挑战。医保工作中,“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干得越多、错得越多”这种思想或多或少存在,这是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化的表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医保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更应知责、负责、尽责,从内心深处热爱医保、宣传医保、建设医保,积极主动想着为老百姓干好事解难事,努力在新时代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敢干是基础。现阶段医保工作中,有的干部拈轻怕重、瞻前顾后,有时在汇报衔接、沟通联系、推动工作“碰壁”时,缺少斗争“血性”,不敢据理力争、主动解决分歧,害怕工作背着锅、担着责,还得不到理解。医保工作从内破局才能行稳致远。新时代医保改革前进道路上,会有更多“新路”要蹚、“难关”要攻、“硬仗”要打,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医保局有力支持下,主动靠上去、顶着压力上,敢于在最重、最难、最累的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能干是本事。“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医保系统干部如何驾驭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总的来讲,就是要持续增强“八种本领”,全面提升“七种能力”。一方面要重点提升专业能力,“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要学业务懂业务专业务,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在掌握医保规定、熟悉医保流程上主动学习、常态化学习,争做医保“明白人”。对于自己岗位的政策和事项,必须研究、必须熟悉,对于其他岗位的,必须了解、必须知晓,既要担当“独奏”,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还要打好配合,当好“伴奏”,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补位,保证工作高效运行。另一方面要重点强化实践能力,始终把维护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兴调研之风,注重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倾听意见建议,研究务实管用办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做到群众急事立即办、疑难问题主动办、深入一线上门办。

会干是方法。所谓“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医保工作纷繁复杂、交汇交织,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打破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要提高工作标准,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效果。现在有些干部工作满足于标准一般化,第一时间想到的多是完事交差,而不是如何把工作做好,不是主动与优者对标、强者比拼、快者赛跑,这样长此以往,工作质量大打折扣。要找准载体抓手,标准确定了,接下来就要用相应方式来达到目标,可以谋划近期长期工作,梳理重点难点问题,做到抓总抓重抓要。可以结合各自实际,对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该坚持的要坚持、该优化的要优化,更好让其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方能事半功倍。

实干是作风。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解决。医保工作离群众最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为民务实为宗旨、以党性原则衡量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坚决摒除工作浮在面上的形式主义,重实践、重实干、重实效,把每一项工作看得更准、想得更深,使得每一项政策谋得更实、落得更稳。要充分发挥上级部门示范带动作用,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加强对各地的帮助指导,主动在医保发展大事、改革要事、民生琐事中实干担当、示范表率,不断凝聚全省医保系统强大合力。

巧干是艺术。青海属偏远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加之医保部门成立时间不长,编制人员有限,基层基础薄弱,医保事业改革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也相应较少。立足青海医保,要善于借势借智借力,学习外省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吸收运用、取长补短,助推全省医保事业实现新发展。要破除等待、观望思想,主动加强纵向横向、内部外部沟通衔接,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掌握政策动向,争取理解支持,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自选动作”,推动医保工作进位创优,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为青海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