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一早,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岔村,海晏丰沃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里,牛羊粪等原材料堆积如山,车间里机器不断运转,通过上料、投料、造粒、定量包装等数道工序后,原本不起眼的牛羊粪“摇身一变”成了有机肥。当天,国网海北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车间检查用电设施。
“自从村里建了这个有机肥料加工厂,我就聘用为转运工,已经大半年了。我们在一起的二十多个人,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村民冯启财一边操作着机器,一边介绍道。自2007年搬迁以来,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西岔村逐渐形成了以养殖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从事养殖业。但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牛羊在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牛羊粪处理也一度成为了村民们的“头疼事”。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西岔村积极行动,在县委县政府及农牧、生态环保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申请落实878万乡村振兴资金,在村内建成牛羊粪转运中心项目,成立海晏丰沃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多年来已逐步建成了集羊板粪收购、有机肥生产、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形成“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每年可收集处理5万余吨的畜禽粪便,全年销售额高达300余万元。
2023年11月,海晏丰沃生态肥料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的生产线,实施有机肥、生物肥深加工。国网海北供电公司了解客户需求后,安排员工现场勘查,为村里安装1台250千伏安变压器。在智能设备的加持下,企业从前端畜禽粪污处理到末端有机肥深加工全部实现电气化。
同时,为了满足当地畜牧业电气化用电需求,2016年至2024年,国网海北供电公司在西岔村实施电网改造升级,共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68千米、0.4千伏线路2.88千米,新装公用配电变压器3台,新增公用变电容量600千伏安。
如今,牛羊粪处理的难题已悄然转化为西岔村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西岔村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昔日的废弃物成为今日致富的“金钥匙”,引领着村庄向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大步前进。(龙存晶 陈梅英)